接手南孚电池后,刘荣海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早在1999年,南孚占据全国电池市场份额50%,总销量超7亿只。其发展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产商,一度击败保洁的金霸王,是当之无愧的“电池一哥”。
这是在陈来茂时代。
刘荣海担任南孚电池CEO的这些年里,公司股权频繁变更,先后经历了5次“嫁人”。
刘荣海坦言,“从2003年开始,我们一直寻求新的增长方向。尝试过护眼灯、老人起夜灯、湿纸巾、排插,结果交了上亿元的学费,还是失败结束。而且,这些错误似乎还在不断的重复。”
数据君尝试用邮件的方式跟南孚电池方联系,未得到回复。
从南平山区到享誉全国
刘荣海是南孚电池的老兵了,于1986年入职,几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供职已有超过30年。
据刘荣海自己回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干过公司所有的项目,随着公司的壮大,他也参与了南孚电池的各个阶段。
可以说,他见证了南孚这一路来的成长和挫折。
刘荣海回忆到,南孚从一个很差的企业稀里糊涂做起来了。
而南孚电池的发展离不开一位叫陈来茂的人。
陈来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76年调入电池厂,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很快升任为厂长。当时厂内设备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奇缺。为了生存,陈来茂一开始采取了与大城市电池厂联营等方式,借牌加工,给厂子赢得了一线生机。
1987年他借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为南平电池厂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开始盘算起从国外引进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但至少这至少需要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
于是,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联姻,成立了国内电池行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两年后,南孚通过利用向日本方面贷款等金融手段,最终筹到60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了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
陈来茂感慨到,对于一个小国有企业,过去的落后平台,显然难以承载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险,如不冲破原有机制的约束,创建一个全新的机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机制就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平台。
凭借这个平台,南孚电池迎来了大机遇。当时,BP机开始在中国大江南北流行,电池的需求量大增,南孚电池快速崛起。从1993年开始,南孚就成了国内销量第一的国产碱性电池,到了2003年,更是占据了国内过半市场份额。
至此,南孚电池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品牌,享誉全国。
然而,一场筹谋上市之路,让南孚电池多次易主,彻底失去了独立之路。
1999年,摩根斯坦利、荷兰国家投资银行等资本设立中国电池有限公司,并成为南孚电池的控股公司,中方持股51%,外方持股49%。
一年以后,因股东香港百孚急需资金,出售了部分股权给摩根斯坦利,中方对南孚电池的控制权旁落。 本来计划在海外上市,但因为短期内股东变动过于频繁,南孚电池在香港上市的愿望搁浅,于是摩根斯坦利果断选择了股权转让获利退出。
2003年,美国吉列集团收购了大摩所持的股权。而吉列旗下的金霸王,正是南孚在中国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旗下两个电池品牌左右手互搏,期间,南孚电池险些面临被雪藏的命运,创始人陈来茂也黯然辞职。南孚电池的上市之路也再次搁置。
2005年7月12日,宝洁正式收购吉列公司,交易金额570亿美元,作为吉列公司子公司的南孚电池被正式并入宝洁。南孚电池由此开始了长达11年的外资控股时期。
在这期间,刘荣海逐步升职,他从常务副总,而后来成为总经理。
盲目追求新增长,交上亿元学费
刘荣海表示,1999年南孚电池在碱性电池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0%,但是之后公司开始缓慢增长,2008年南孚在碱性电池的占有率也就超过60%,年增长率基本上就是个位数。
于是从2003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寻求新的增长方向。
期间,刘荣海带着团队尝试过护眼灯、老人起夜灯、湿纸巾、排插,最后项目惨淡收场,失败了。
刘荣海表示,盲目追求新业务增长,南孚电池曾交了上亿元学费
事后,他总结失败得教训,要聚焦擅长的领域,谨慎进入全新的领域。除非你下定决心,做好准备投入研发和自己制造。产品是关键,无法做出好产品,无法拥有与竞争对手的关键差异点,很难持久。
他说,“追求新业务增长,要避免赌徒心理。不要轻信成功,试图以小博大。与其说长期坚持,不如说耐心长期做好基础工作,耐住寂寞。”。
2015年,鼎晖资本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南孚78.8%的股权,南孚电池终于重回中方资本手中。
2016年,新三板企业亚锦科技以26.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南孚电池60%的股权,南孚电池成功借壳登陆新三板。
2022年2月9日晚间,安德利百货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安孚能源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宁波亚丰购买其持有的亚锦科技15%的股权。至此,将合计持有亚锦科技51%的股权,而亚锦科技的核心资产是南孚电池。
3月10日,安德利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其中刘荣海当选为董事。
接下来刘荣海会继续带领南孚电池。只是不知道,背靠新的东道主,刘荣海是否能让南孚电池再现当年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