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面板行业提前“入冬” 京东方重金健康产业欲破局

新浪财经 2018-11-17 16:00
京东方科技 面板厂商 阅读(9386)
导语忙于扩充产能的中国面板厂商,今年的心路历程可谓是一首“冰与火之歌”。一方面,以产能增加为标杆的规模扩张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另一方面,显示面板下游市场指向的电视、手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市场趋于饱和,主要的出货端市场遇冷。
   寒风渐起,万木萧瑟。处于周期性波动中的显示面板行业,比往年更早感受“冬意”。
 
  随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SZ,以下简称“京东方”)、TCL集团(2.610,0.01,0.38%)(000100.SZ)旗下的华星光电、维信诺(9.290,0.22,2.4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信诺”,002387.SZ)等面板厂商陆续披露前三季度“成绩单”,不同程度的净利润下滑,皆显现出面板行业承压的事实。
 
  忙于扩充产能的中国面板厂商,今年的心路历程可谓是一首“冰与火之歌”。一方面,以产能增加为标杆的规模扩张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另一方面,显示面板下游市场指向的电视、手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市场趋于饱和,主要的出货端市场遇冷。
 
  市场正在倒逼面板厂商走向变革。近日,面板巨头京东方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拟投资136亿元在北京建设生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整体预计2022年投入运营。
 
  继变革组织架构后,京东方此次又重金进驻健康医疗领域,此举也引发业界热议。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看来,医疗领域正处在智慧化和视像化双重升级的机遇期,未来几年显示器件巨量需求将释放。面板厂商选择布局健康医疗领域,也是自身主业在下游应用领域的纵向延伸。

  京东方的“医疗局”
 
  2018年,正值液晶发明50周年。一代液晶面板之王京东方,今年最大手笔的投资却投向了健康医疗领域。
 
  京东方最新发布的公告称,公司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共同打造北京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布局安排包括健康事业总部研发与运营中心、生命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医学(5.350,0.02,0.38%)转化中心、卓越医学科教中心和数字医院。项目二期计划布局包括数字医院二期、全球合作伙伴产业园和其他相关项目。其中,研发与运营中心子项目,又分为健康研发与运营中心、数字医院研发与运营中心、再生医学研发与运营中心、健康园区研发与运营中心等。数字医院子项目,拟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生命科技相结合,打造集临床诊疗、临床应用转化、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研究型数字医院。
 
  按照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约136亿元;项目二期的投资额度双方另行协商。项目一期预计2022年投入运营,2027年进入稳定运营期。在与房山区政府的补充协议中,京东方承诺,项目一期投入运营后,2022年~2031年预计年收入从17.2亿元增长至473.1亿元,且2031年至土地出让期届满预计年收入不低于473.1亿元。
 
  换言之,生命科技项目在13年后要为京东方贡献每年不低于473.1亿元的营业收入。可供对比的数据显示,京东方2018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434.74亿元,其中显示与传感器件业务实现营收391.69亿元,而智慧健康服务的收入仅达5.26亿元。
 
  这也意味着,如果生命科技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京东方智慧健康服务板块的业务收入,将与面板产业位处伯仲。
 
  一直以来,京东方对健康医疗领域跃跃欲试。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将原有的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三大事业板块,整合细分为包括移动健康IoT平台事业群、智慧健康服务事业群在内的七大事业群。
 
  更早些时候,京东方曾在2015年斥资2.5亿元收购明德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将其作为京东方智慧健康服务事业的投资发展平台。同时还将注册资本增加至30亿元,用于运营明德投资旗下北京明德医院的发展,及数字医院筹备。
 
  “京东方在显示领域已经具备领先的技术储备和产能布局,也有明德医院的实验探索,这次向医疗设备领域的纵向延伸也是顺理成章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说道。
 
  一位长年深耕面板行业的业内人士也进一步指出,面板厂商在开发新兴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时,往往会先小规模实验,在探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后,再大规模推广。“这样可以保证较低的试错成本,同时有具体项目落地也会更有助于推广。”
 
  关于京东方此次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事项是否会进入审批流程,公司品牌中心相关负责人并未做出正面回应,只是表示,关于投建生命科技产业基地的信息以公告为准。
 
  京东方则在公告中坦言称,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签署后,本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提交有权审批机构审议,具有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面板生产商的净利润也在同比下滑。据京东方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4.64亿元,同比微增0.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79亿元,同比下降47.8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99亿元,同比下降81.43%。据TCL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同比下降6.8%;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1亿元,同比下降28.99%。
 
  面板产业涅槃
 
  事实上,在京东方大手笔跨界投资背后,是全球显示面板供需关系波动环境下的产业之困。据《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蓝皮书(2017-2018)》显示,2018年全球显示面板产值同比下滑7.1%,产值规模接近1000亿美元水平。
 
  奥维云网(AVC)副总裁董敏分析指出,“2018年以来,甚至会延续到2019年,全球的手机、电视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会出现震荡,市场需求是不振的。包括京东方、惠科、TCL旗下的华星光电等厂商的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线进入密集的产能爆发期,这两个原因相加,面板的市场价格会出现波动。”
 
  实际上,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波动,在电视领域尤为突显。奥维云网(AVC)最近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彩电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040.9万台,零售额规模为303亿元,同比下降15%。
 
  与传统出货端的市场受冷对比明显的是,多条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线正热火朝天地投产。11月14日,华星光电首条第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第二条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宣布开工建设。此外,富士康广州10.5代线将于明年投产。京东方则宣布将在武汉再建一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董敏对此表示,对于面板厂商而言,市场环境好坏与是否决定满产,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产线是否满产,取决于资本进度、设备进度、产品开发进度、面板良率的改善等条件,而不取决于市场需求,这与其他产品根据市场预期来投产有着本质不同。对于中国的面板厂商来讲,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扩大面板的量产规模,然后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好的分摊折旧,获得更大的客户池。”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京东方在内的面板厂商,虽然面板产线的投产节奏仍未放缓,但行动上都调试了适应这个市场的姿势。
 
  除京东方在医疗显示领域排兵布阵外,TCL集团此前的公告也称,“华星光电积极布局商用显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等新业务领域的产品开发,拓展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提升盈利水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告诉记者,“到2021年,我国将建成19条8.5代及以上的高世代线。这些产能不仅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现有终端而建设,更是对‘显示无处不在’趋势的提前布局。细分领域的应用,如车载显示、医疗显示、教育显示、公共服务显示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增长率。”
 
  面板厂商抓住细分市场的需求,虽然可以消化一定的产能,但在进驻新兴应用领域时,往往面临新的市场规则。
 
  “智能显示的行业级应用和消费级应用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专业化要求非常高。比如,到了无人驾驶阶段,车内显示无处不在,但是车规安全怎么定义,需要汽车厂商和显示器件厂商的跨领域合作。智慧医院同样是显示无处不在,但各种场景的显示产品规格和功能怎么定义,也需要医疗机构和显示器件厂商的跨界合作。”彭健锋说道。
分享到
下一篇:供应链股权质押问题持续发酵 胜利精密获苏州民企发展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