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8日晚,蓝思科技(9.300,-0.04,-0.43%)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长沙蓝思获得5.8亿元的政府补助,并且该笔政府补助将对第三季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此利好消息的出现,蓝思科技的股价也随之走高,10月9号蓝思科技股价涨幅高达3.43%,收盘价为9.34元/股。
要知道2018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实现的净利润仅为4.37亿元,可见这5.8亿元的政府补助对公司来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假设若将5.8亿元的政府补助全部计入18年下半年的业绩中,那么蓝思科技下半年就算营收挂零也能实现净利增长。
而究竟这5.8亿元政府补助是否能影响第三季度的业绩?以及又能影响多少呢?待新浪财经对其进行解析。
解析5.8亿元政府补助:影响三季度业绩或将不达预期
此次蓝思科技收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政府补助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经开管发【2018】40号文件拨付长沙蓝思2.8亿元,该笔补助已于2018年9月到账(以下简称“第一笔”);二是根据经开管发【2018】44号文件拨付3亿元,用于新产品的前期研发投入补贴,该款项预计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拨付(以下简称“第二笔”)。
根据公告显示,第一笔2.8亿元的政府补助是用于长沙蓝思未来新项目的建设,预期将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因此该笔补助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而第二笔3亿元用于新品研发预期不形成长期资产,故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有何区别?又会对财务数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因此蓝思科技第一笔与资产相关的2.8亿元,在尚未形成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要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故不影响当期的收益情况。并且后续还需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分期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这也就意味着这2.8亿元并不能影响蓝思科技第三季度的业绩,并且在未来还需将该笔按年分摊计入收益,那么影响每年收益的程度也将大大削弱。
而第二笔与收益相关的3亿元补助,则要分情况来看。若蓝思科技本期补助对应新品的研发已经产生3亿元的成本费用,那么则可计入“营业外收入”,进而影响当期的收益。但若尚未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损失,则仍要将其计入“递延收益”科目,那么将不对业绩产生影响。
换言之,3亿元若要影响第三季度的业绩,则需在新品的研发上同样下3亿元的成本,钱花出去了,成本费用已产生,才能将3亿全部计入本期的收益。
而蓝思科技对补助新品研发的投入情况与进度尚无从得知,因此该3亿元未来是否能够全部计入损益,进而使得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突飞猛进?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非经常性损益成依赖:扣除非经8.6亿后暗亏4亿元
蓝思科技收到的这笔政府补助若计入到2018年三季报中最终也将被列为“非经常性损益”,而新浪财经发现目前蓝思科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占据大头,已成为了净利润贡献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2018年半年报中,蓝思科技实现净利润4.37亿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竟高达8.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直接变为亏损近4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倘若没有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的支撑,公司将会由盈利4亿元变为亏损4亿元。
而如此大额的非经常性损益到底包含什么?
资料显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3亿元以及“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8.32亿元。
有意思的是,这部分其他项目8.32亿元公司解释称为“收到客户的研发补助”,由于公司投入大量资源配合品牌客户新项目研发,主要品牌客户向公司支付了较大数额的研发补偿。而蓝思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
公司董秘彭孟武曾对外解释称:“在会计处理上,以前这块研发补助收入大多摊入主营利润及毛利中,较难单独列示,今年则将此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并列为非经常性损益。”
这也就意味着这已不是蓝思科技第一次收到此类补助,但以往未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如若将以前年度该部分补助收入单独列示,那么非经常性损益在蓝思科技净利润比重中将会进一步扩大。
(公司观察 文/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