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手机报

研究机构报告预测:超高清视频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黄 鑫 2018-09-21 14:11
三星公司 超高清视频产业 阅读(30116)
导语目前,各国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并没有较成熟的样板可供参考。不过,在芯片、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些传统优势领域,日韩企业仍领跑全球,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
   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报告预测——
 
  超高清视频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鑫
 
研究机构报告预测:超高清视频有望成万亿级市场
 
  近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的第58届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参观者在三星公司展区观看8K电视与4K电视的画质对比。
 
  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摄
 
  随着存储、编解码、5G等技术的进步,超高清视频产业有望成为万亿元级市场。但是,当前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元器件自给率低、网络承载力有待提高、标准规范尚未完善、超高清内容缺乏等因素制约。因此,要打破体制壁垒,加快研究成果产业化,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将成为“万亿市场”。2022年,电视机、高清面板等硬件产业产值将达到15681.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宽带建设、视频制作等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038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0%;有关应用和服务产业产值将达到754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0%。
 
  “未来,存储、编解码、5G等技术的进步将有效支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贾珊珊表示,硬件方面,电视会向“8K+5G”方向发展,投影仪、虚拟现实设备可能会成为突破点;应用方面,电视、文娱仍是最火领域,安防、医疗等领域有望引领市场爆发。
 
  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经历了标清和高清视频两个阶段,由于目前超高清视频缺乏统一定义和标准,所以标清、高清和超高清视频的区别主要在于终端设备呈现出的画质,即物理分辨率。其中,超高清视频是信息显示“4K分辨率(3840×2160像素)”和“8K分辨率(7680×4320像素)”的正式名称。
 
  据了解,我国从1992年开始步入标清阶段。2006年至2009年,我国先后公布了国内高清标准、开通高清频道、全程高清直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地区免费向市民发放高清机顶盒,这些都使国内城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向数字化、高清化的转换。
 
  “从2013年开始,在巨头布局、应用铺开的推动下,产业进入了超高清视频时期。”贾珊珊说。
 
  2013年5月份,我国首个超高清电视行业统一标准——《4K超高清电视选购标准》发布,标志着国内超高清电视产业正式迈入标准化发展阶段。伴随着信息消费、虚拟现实产业兴起以及5G技术突飞猛进、大规模网络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方面,三星、索尼、英特尔、京东方、TCL、华为、腾讯等领军企业在内容采集、制作、传输、显示、应用等各个环节加快布局,推动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目前超高清视频产业已初步应用于安防监控、医疗影像、文化娱乐、工业制造等领域,有关内容和服务正在逐渐丰富。
 
  2017年11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和促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发布。紧接着,发展4K超高清电视被纳入“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1月份,工信部也对该产业未来重点工作作了部署。这些政策利好推动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成为中国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关键之年,各大企业从内容、网络、终端三方面全力出击、加紧布局。
 
  内容缺乏成制约瓶颈
 
  建立产业链标准规范,突破传输、存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以及拓宽应用服务是超高清视频产业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超高清视频产业涉及数十个相关行业,包括核心元器件、视频生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终端呈现设备、应用与服务等。其中,除了终端设备、核心元器件、视频制作和网络传输设备是一次性收费外,以超高清视频服务为核心的盈利模式是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超高清视频服务包括集成服务、内容服务、分发服务、增值服务和安全服务,可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线上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购、视频会员费、广告等形式,线下服务包括医疗影像升级、互动教学、安保监控等形式。
 
  “目前,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难点在于核心元器件自给率低,网络承载力有待提高;标准规范尚未完善,产业联动发展缺乏;超高清内容缺乏,应用领域有待拓展,等等。”贾珊珊说。
 
  由于国内芯片产业起步晚,加上底层算法缺失,导致我国在存储、感光、编解码、处理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领域长期高度依赖进口。在网络方面,我国在移动网络、固网接入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对网络承载力要求很高,网络架构和家庭接入能力还需要升级。
 
  同时,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企业各自为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惑,也导致了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节奏不一致,“快的”要等“慢的”。例如,受新增高世代线产能影响,国内面板自给率大幅提升,但由于内容、应用不丰富和网络承载力不足,很多面板厂家由于担心产能过剩,不得不放慢投产速度。
 
  贾珊珊认为,由于制作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超高清内容缺乏成为制约瓶颈。目前,企业领域的应用仅在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方面有初步进展,消费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等方面,但还未形成规模。
 
  企业“软硬兼施”忙布局
 
  目前,各国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并没有较成熟的样板可供参考。不过,在芯片、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些传统优势领域,日韩企业仍领跑全球,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
 
  国内企业也在“软硬兼施”,抓紧布局未来3年至5年的战略机遇期。在硬件领域,京东方推出了“8425”战略,2017年12月份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为业内树立了最高世代线的技术标准;TCL正积极开发具备“4K+人工智能”功能的新产品,建设广州4K智能电视基地,推出高性能人机交互系统;爱奇艺融合人工智能投屏和4K超高清内容,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投屏智能硬件。
 
  在应用领域,广东等地已经与4K花园成立了节目创作中心,规划年产1000小时至1500小时4K节目;腾讯通过自制和引进方式破解内容瓶颈,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海康威视、大华、华为、海信等企业在安防监控、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了超高清视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探索;海尔、阿里推出了国内首个幼儿社交平台,包括4K动画片和增强现实互动教学。
 
  当前,国内外超高清视频产业在普及4K的同时,各企业开始逐步布局8K。目前来看,能获得投融资的仍然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领域也集中在硬件和应用两个板块,其中硬件以高清面板、虚拟现实设备为主,应用以面向消费端的电影电视、文化娱乐板块和面向企业端的安防板块为主。
 
  贾珊珊表示,超高清视频是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要从体制上打破行政壁垒,加强产学研投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鼓励产业界与投资界的互动和衔接,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
分享到
下一篇:AI是趋势:2018年Q4所产手机,30%都用到了A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