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AI落脚智能手机 资本助力人脸识别先行

手机报 2017-11-14 16:54
人工智能 人脸识别 阅读(3244)
导语在苹果iPhone X发布前后,关于取消指纹识别改用人脸识别的消息就不绝于耳,而这重新带火了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相关厂商也趁热迎来了一波波资本的注入。如依图科技的3.8亿元、商汤科技的27.2亿、中科视拓的千万融资,都彰显了人脸识别在资本市场的火爆程度。
   要说目前发展最快又最值得期待的技术非人工智能莫属了,随着大规模并行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和人脑芯片四大催化剂的发展,使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甚至还将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IT产业发展的焦点。
 
  AI人工智能正在逐步从尖端技术慢慢变得普及,将会对传统行业商业模式、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全面颠覆,进而逐步影响到社会、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通过生物识别技术采集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一环,利用生物识别鉴定人员身份也是未来进行人机交互的首要环节。生物识别必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前哨战,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显著带动生物识别的发展,成为其应用领域的又一个风口。
 
  人工智能成手机市场新风口 生物识别技术或将迎来爆发期
 
  人工智能概念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炒得火热,但是软硬件两方面的技术局限使其沉迷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现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不断深入,行业应用也不断突破。特别在手机领域,人工智能使手机的应用更加丰富也更加精准,人工智能技术也成为推动中国手机行业竞争进入下一幕的核心驱动力。
 
  手机真正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了。
 
  作为国产手机的龙头厂商,华为认为在智能手机上增加人工智能功能,将带来技术的下一个转变。华为的消费者软件工程主管兼情报工程总监Felix Zhang还将人工智能比作蒸汽机。他表示,移动人工智能将改变智能手机的用户与机器之间的互动以及情境个性化开放的两个关键方面。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而生物识别是通过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对采集的人体生物特征及行为特征与注册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人员身份识别与鉴定。相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备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如在手机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及人脸识别。其中,通过深度学习、活体检测、多维验证提升识别性能,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的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常规误识率要求下,将原拒识率再降低40%至60%,大幅提升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与此同时还有效降低了研发人员的工作强度。这些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不久前发布的iPhone X上,苹果创新性地搭载了人脸识别技术Face ID,其是利用最新的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和多项先进技术,准确地映射用户面部的几何结构,从而提供安全直观的认证方法。随后VIVO、oppo、锤子发布的新机都相继配备了人脸识别功能,开启了人脸识别在手机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也开启了生物识别领域的新一轮竞争。
 
  iPhone X带火人脸识别 资本助力人脸识别先行
 
  事实上,应用于手机的生物识别技术众多,其中指纹识别的应用已经很成熟,虹膜识别、人脸识别也开始受到关注,而语音识别虽早已在手机上有所应用,但其表现并不能让用户满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时机未到和技术还待提升。既然语音识别在手机上应用不甚理想,那作为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人脸识别又表现如何?
 
  指纹识别发展最快,应用也最为成熟,在手机端是目前使用最普遍识别技术,但电容式指纹不适用全面屏,因此,一种解决方式是期待突破光学式和超声波式屏下指纹进而替代;另外即是与其他生物识别方式共存,而最有可能共存的是人脸识别及虹膜识别。
 
  但虹膜识别识别方式不够简洁,识别场景也不佳,因此,虹膜识别虽是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但应用起来还有待时日。
 
  对于人脸识别,目前识别准确度及应用范围还待突破,在手机上的应用也远不及指纹识别的便捷和实用,但这也丝毫没影响到人脸识别领域的热闹。据悉,几家从事人脸识别研发的企业先后获得融资,甚至还有企业推出了新品牌。而这些热闹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苹果带起的机遇。
 
  在苹果iPhone X发布前后,关于取消指纹识别改用人脸识别的消息就不绝于耳,而这重新带火了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相关厂商也趁热迎来了一波波资本的注入。如依图科技的3.8亿元、商汤科技的27.2亿、中科视拓的千万融资,都彰显了人脸识别在资本市场的火爆程度。
 
  2017年5月15日,依图科技宣布得到高瓴资本领投,云锋基金、红杉资本、高榕资本以及真格基金等跟投的3.8亿元C轮融资。
 
  7月11日,商汤科技收获约为27.2亿元B轮融资,9月18日,银河水滴获得6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时至10月上旬,另外一家刚成立不久的人脸识别公司中科视拓也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这次融资由安赐资本领投、线性资本跟投,又是一次数千万的资金流动。
 
  10月底,人脸识别公司旷视科技(Face++)也宣布正式完成C轮4.6亿美金融资,本轮投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蚂蚁金服、富士康集团联合领投。
 
  11月1日,依图科技后还宣布完成C+轮投资,投资方为招商银行、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具体融资金额未透露。
 
  随后,商汤科技消息接踵而至,称计划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约5亿美元,据业内人士表示,最新一轮融资将创下人工智能(AI)行业历来规模最大的融资,也将使商汤科技估值达到约20亿美元。
 
  短短半年,资本已争先恐后源源不断地注入,由此可见,资本与人工智能的“蜜月期”仍在持续,而其中专注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厂商资本竞争尤为猛烈。其实,人脸识别作为手机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此前不少厂商已早在研发,而其中,资本是人脸识别从实验走向应用转化的关键推动力,因此,资本驱动必不可少。但除此之外,为防资本过热带起行业虚火,厂商还需踏踏实实研发技术才是正途。
分享到
下一篇:人脸、虹膜、指纹遭破解背后 百度如何以AI安全生态联盟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