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共知,手机供应链企业都想和苹果做生意,不仅仅是因为苹果是全球利润最高的手机厂商,同时,苹果给供应链企业的利润也要高于其他手机厂商,更是一家不差钱手机厂商。随着全球智能手机格局基本已定,手机市场的竞争从技术方面来看已经走向了微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力强大的手机厂商才更有优势,而从市场方面来看,从今年开始,已经开始走向了供应链竞争,尤其是在今年供应链缺货的情况下,供应链的管理与竞争变得更加重要,而苹果对其供应链的管理在业界一直有名,那么,其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又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苹果:70%的供应商由其投资设备和技术 诱惑与危机并存
整体看来,苹果对供应链的管理有两大特色值得国内手机厂商借鉴:一是协助培养供应链厂商,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配件的稳定性与合格性;二是入股投资供应链厂商,通过入股投资供应商,能够保证配件的出货量等。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苹果自身的实力十分雄厚。在此提一下三星,三星手机供应链可以说是全球手机厂商中最为全面的,它大部分配件都可以自己生产,包括主要配件处理器、显示屏、内存等,而这三大配件占据了手机硬件的绝大部分利润!
首先来看看苹果对供应商的培养。苹果对供应商的严格也是业界有名的,那么,苹果对供应商到底有多严格呢?用数据来说话,据了解,新供应商为苹果供货以后,由于苹果对品质的要求过于严格,通常会导致这些供应商的良率下降到30%——5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基本上无法赚钱盈利,苹果TPM和SQE就该出动了,据称这些部分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从其他大公司挖来的经理级别的人物!
新供应商进入苹果供应链后,在上述情况下,苹果通常会派一个TPM/SQE驻厂为供应商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生产供应商生产线流程和质量控制中心,经过苹果TPM/SQE改造后,供应商的良率通常能达到90%以上,虽然不知道该数据的真实性,或许传的有些神乎其神,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苹果会协助和培养供应链厂商,这也是为何很多公司愿意和苹果做生意很重要的原因,通常完成一个苹果的项目后,其公司整体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据称苹果代工厂的关键设备,如自动组装、CNC、激光焊接、CCD、AOI自动检测设备等,都是苹果自己出钱购买,一旦项目完成后,这些设备通常会报废或者收回而不是留给代工厂。从这也可以看出两点重要信息,一是苹果为维持技术的领先与差异化,舍得自己掏腰包,当然,最终是消费者买单;二是苹果的确很有气派,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
苹果除了上述对供应链要求极为高且协助培养供应商以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投资入股供应商,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就是向日本面板大厂JDI投资。据了解,苹果70%的供应商都是其自己投资的设备和技术,正如前文所讲的一些关键性设备,如其投资JDI做显示屏,线路是如何设计的连JDI都不清楚。再如东聚为苹果生产的配件,后来东聚不再是苹果供应商以后,东聚为小米生产配件所用的设备全部都是全新购买的,而苹果留给东聚的只是品质管理等,对于核心技术和材料来源,苹果一直都十分保密。
苹果除了为供应商购买设备以及提供技术以外,还会收购企业和购买产能,如某胶水,如果得到了苹果的认可,苹果极有可能会收购该公司,而且在手机界还有一个这样的现象,通常是别的手机厂商抄袭苹果的,而苹果很少抄袭其他的公司,顶多是将其他公司的技术经过改造升级。
除此以外,对供应商的监督同样值得国内手机厂商借鉴,以一个例子来说,苹果某精密配件的组装,据称除了对设备极其精密以外,对操作员的操作首发要求也极为变态,工厂试产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只有一个操作员可以做好,换个操作员良率就会下降,当时苹果就指定该操作员操作,从这也可以看出,苹果在和供应商之间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后来为监督只允许该操作员操作,苹果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把该操作员的大幅高清照片贴在该岗位旁边,只要苹果的人在线上发现不是该员工就立马停止生产。
当然,在和苹果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如苹果投资JDI一样,还有一家十分有名的蓝宝石厂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当初也获得了苹果的投资,两者合作生产蓝宝石屏幕,最终该公司的下场是倒闭破产!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投资供应商的同时,由于技术更新十分快,所以供应商必须要能跟得上,否则只能面临被抛弃的局面,如台湾厂商胜华科技,当初为苹果的触控面板代工,后来苹果在更换触控面板以后该公司的订单大幅下滑,最终陷入了运营危机!
这类公司有一个通病,除了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以外,那就是苹果在其订单中所占据的比例太高,而这种现象包括国内的蓝思科技和德赛电池等,这类公司的营收几乎与苹果的营收保持正比,苹果营收提高其营收也好,苹果营收下降其营收也惨淡!据了解,Dialog半导体75%、Cirrus Logic 66%、富士康超过50%、SKywirks 44%、Qorvo 32%、日月光31%、Invensense 30%、Knowles 25%的营收来自苹果,这也是为何苹果股价的波动影响很大一部分供应商股价波动的原因所在。
华为和vivo: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据了解,华为采购部建立了一个物料专家团队,简称为CEG,主要负责采购某一类的物料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每一个CEG都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通稿同意的物料族策略,集中空中的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其在研发和供应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这样就可以在早期推动供应商参与到期产品设计当中,使得产品在成本、应变能力和功能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前不久,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把供应链当成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和合作伙伴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我们和供应链的关系,其实是从企业文化延伸出来的,企业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他强调,一个好的技术,不是只靠手机厂商自家就能解决,而是充分把大家的潜力发掘出来。手机厂商作为领头者,把它整合在一起,一部分通过他们研发,一部分通过我们研发。单独靠某一家企业把所有技术从头到尾研发,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其实很难,因为术业有专攻,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擅长。
对于采购成本问题,胡柏山也表示:“表面来看,短期合作成本是最低的,但是你综合来看,成本反而是增加的。我相信在座一些行业人士看重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效率、一个是良率。其实要提高效率,就要更多自动化,把人工占比降低,因为我们的订单相对来说比较长期,一旦产能爬坡上去,合作伙伴的良率就会提高。他获得了他合理的利润,价格也不会很高。”
简而言之,从苹果、华为和vivo等对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看出,现在已经是合作竞争时代,在智能手机市场尤其如此,供应商需要依赖手机客户,而手机客户同样需要依靠供应商,今年手机供应链缺货的情况自然不用多说。更重要的是,手机厂商与供应商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已经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种定制化的趋势,如上述华为在产品规划过程中就让供应商参与其中。所以供应商与手机客户之间“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关系也越来越强烈,两者之间的风险与利润都息息相关。在今后手机市场竞争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手机厂商、供应链厂商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将是“手机厂商+供应商厂商”组成的团队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供应链厂商,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将提高自身的柔性,以避免不确定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