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显示技术谁在布局?谁在受益? ——OLED+VR,一个广阔无“边”的玻璃盖板市场

李星 2016-06-08 09:37
OLED VR 玻璃盖板 阅读(3467)
导语在VR、OLED、盖板玻璃中,相对容易突破的肯定是盖板玻璃,电子消费品产业极力推广V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情况下,如何把盖板玻璃各个环节自主技术与标准突破,在获得代工费用收入之外,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变现能力,从而提升盖板企业市场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会是整个行业前期最值得关注重点部分。
   前面提到,先进的显示技术,全部都是由发达国家所掌控,但为什么在CRT显示器时代,还有欧美的企业从事显示器的生产作业,到了TFT-LCD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后,欧美企业就很少参与到显示器件的生产作业中,显示器件的生产与代工大部分转移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与地区,成为东南亚的经济增长重要部分呢?

  最主要原因是从CRT显示器进化到TFT-LCD显示器后,显示器件的生产加工工序开始志倍的增长,整个产业链变得越来越长,其中除了少部分工序可以借鉴汽车工业的自动传送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外,大部分的工序属于劳动密集型性质,需要大量的纪律员工来完成繁重的重复工作。

  而战后欧美国家除了德国与意大利仍然保持着军团工业外,大部分的国家在经历了汽车工业财富积累和思想自由化运动后,人们更愿意从事掌控未来趋势的技术创新工作及第三产业服务工作,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让这些国家难以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上获利。

  当时的日本及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除了香港是自由港外,其它几个国家与地区不是美国的军事管制国家,就是美国在当地有驻军国家与地区,美国对这些国家有天然的资本输出优势。美国通过让这些国家和地区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承接了大量的美国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因而从消费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

  其中日本主要承接了机床制造业与电子消费品代工,韩国主要承接了塑料化工与后来的半导体,台湾则主要是半导体和后来的面板制造,新加坡更多吸收了自动化技术与新材料技术,同时负责统筹东南亚的日用化工品代工产业链,香港也承接了部分电子产业与新材料产业代工。而在这些国家与地区承接欧美中低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较多的液晶显示产业也顺理成章的被引入了这些地区,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代工产业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液晶显示产业都被韩国、日本、台湾列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然而从液晶显示行业来看,并不是产业生产的重心地区就是拥有话语权的地区,不管是技术的发展方向、升级节奏,还是产业的盈利分配,从产业形成开始到现在,仍然为欧美等西方国家所牢牢把控,整个产业的格局,仍然仰赖欧美西方先进国家的布局。虽然在这期间,日、韩、台液晶行业企业曾经短暂的脱离欧美西方先进国家集团掌控,私下勾结成价格同盟以获得更多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最后仍然难逃巨额罚款与技术制裁。

  从欧美国家控制显示技术的行动路线来看,一般能形成核心知识产权的技术密集型部分,如先进配方、先进工艺及软件部分,都是欧美国家主动创新并严格控制产业链利益分配的部分;而与制造代工相关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则由资本驱动不断往资源成本和劳动力综合成本较低的国家与地区驱赶,形成掠夺式的“资本游牧经济”。

  回到此次话题的VR与OLED显示技术,为什么从十多年前开始,行业里就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出来炒作一番,最后都无疾而终,直到拖到现在才好象有了些眉目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同样是欧美国家还在计算如何布局才能从产业升级换代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拿VR虚拟显示技术为例,美国早在第三代战机上和现役的主战坦克、无人战机上,就已经普及了这项技术,士兵从战前训练、实战操作、执行任务等方面,都已经充分利用VR虚拟显示技术来完成完整的战术任务。那为什么现在又把这个技术给放出来市场化呢,很简单,其它新兴经济体已经花重金开发出了与VR虚拟显示密集相关的惯性制导软硬件、缩微显影超微电路核心半导体技术等,美国等西方先进国家有了把这些军事技术快速民用化,把军事优势转化了经济获利能力时机。

  在智能终端产业链中,苹果的出现是欧美技术布局与获益平衡最明显的案例与标志,苹果每一代的硬件技术更新,背后都有把淘汰下来的军事技术缩小简化后,应用在其智能手机上影子,如应用在航载领域的电容式解摸屏技术、应用在卫星成像上的摄像头暗光半导体成像技术、应用在飞行器上的惯性陀罗仪平衡技术、应用在火炮指挥上的指纹识别安全认证技术、应用的潜艇盲操上的3D压力传感技术等等。

  支持上面这些技术的产品,有很多都是在美国本土之外生产,按道理来说,生产商应该可以从生产这些先进技术产品中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产品都是欧美国家在设计,执行欧美的软件标准,使用欧美发明的专利配方材料,采取欧美定义的标准工艺参数和加工流程,按照欧美国家规定的品质标准规范来验收货物的代工产品。

  再回到VR、OLED、甚至九成已经在中国生产的盖板玻璃产品,中国的企业如此辛苦的原因,同样是没有提前布局,或者说在核心技术与标准上还没有自主的话语权。比如VR的体验参数,中国还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OLED的显示寿命,中国也没有与IC半导体制程适配的同步衰减曲线;显示器件的色域标准,要看西方材料配方突破到哪个地步后才能确定,从原材料开始就受限于人;盖板玻璃的应力释放周期,中国同样拿不出令人信服的配方参数与应力变化时间曲线等等。中国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以西方标准为基础的市场认可,就不得不采用西方专利配方的材料、西方核定参数的设备、西方承认的品质标准来组织生产,交付高昂的专利税、设备税、标准税,赚取的只是西方精算过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费用。

  那么,手机产业链相关行业要如何打破现有格局,自主布局,赚取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利润呢?从手机报的走访与研究中,已经有企业开始取得了局部性的进展。从终端看,有类似小米这类终端企业,已经从手环这类产品开始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及市场标准,尽量把相关的利益收拢在自己的产业生态链里。从代工厂商看,已经有类似东旭、玲涛这类企业,在取得西方专利配方授权后,采用自主工艺的生产流程,用更低生产成本的制造技术来谋求工艺类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变现,免交部分制程间品质标准税和设备税。

  在VR、OLED、盖板玻璃中,相对容易突破的肯定是盖板玻璃,电子消费品产业极力推广V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情况下,如何把盖板玻璃各个环节自主技术与标准突破,在获得代工费用收入之外,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变现能力,从而提升盖板企业市场竞争力与获利能力,会是整个行业前期最值得关注重点部分。
分享到
下一篇:双摄像头和Smart Connector将成iPhone 7 Plus专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