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锦富新材定增8亿建电视整机自动产线
李星
2016-01-22 09:29
电视整机自动产线
阅读(2583)
导语从手机报取得的相关资讯中发现,中国大陆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球制造业也正在探寻硬件再造之路。大屏显示作为重要的交互终端,由于可以无障碍的融于传统生活场景中的物理结构件,被众多国家经济和科技部门所重视。从中、日、台、韩竞相争夺面板资源,以及支持他们的后面国家在交互显示标准话语权表态中,都能看到大屏显示的战略意义。
2016年1月20日,主业为液晶电视材料及模组OEM业务的锦富新材(300128.SZ)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数量不超过5500万股股票,定增募资8亿元开展液晶显示器和电视终端整机ODM业务,以及偿还银行贷款,改善企业运营体质。
定增预案显示,募集的8亿元资金中,其中6亿元用于建设液晶显示器/智能电视整机(含曲面)自动化生产线项目,2亿元拟偿还银行贷款。
液晶显示器/智能电视整机(含曲面)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拟通过全资子公司苏州久富电子有限公司、东莞锦富迪奇电子有限公司来实施。预计这个项目的建设期为42个月,建成后产能规模为年产600万台液晶显示器/智能电视整机,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90亿元,净利润2.25约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67%。
锦富新材表示,市场的大屏价值逐步显现,智能电视步入大爆发时点。行业硬件、OS技术突破奠定智能化爆发基础。国内高世代面板上线加快,满足未来大屏需求高世代面板产线陆续投产,成本降低且满足智能电视大屏化要求。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启动实施和持续推进,固定宽带广泛普及,提速降价也为行业爆发提供契机。随着传统封闭产业链打破,商业模式由内容经营转为流量经营,发展模式多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更多的需求,更为更多的参与者提供了挖掘价值的机会,多方积极参与有效地加快商业模式的落地,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而曲面电视这种产品形态在消费市场逐渐得到认可,2015年,曲面电视更是以89%的UHD(超高清电视)渗透率、99%的大屏比例以及近100%的智能覆盖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电视代表,曲面电视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上下游厂商、企业、渠道的共同推进下,曲面电视也将成为继"高"、"大"、"智"之后中国电视行业下一个风口,为锦富新材的项目建设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市场保障。
通过本次募投项目,锦富新材将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加工、模组制造等公司现有业务进行产业延伸切入整机制造领域,通过ODM方式为品牌厂商、互联网生态圈运营商等提供代工服务,上下游协同效应将有效降低整机生产成本,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液晶电视行业增速的趋缓促使大量品牌商的去制造化加快,为整机代工事业带来新的机遇。面对当前形势,一方面,公司将找准产品定位,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将项目产品集中在中大尺寸电视和中大尺寸显示器领域。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代工制造的智能化升级实行自动化有效控制,快速提升良率和生产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使用部分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可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控制借款增长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同时锦富新材也指出,传统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加工业务由于受终端市场整体低迷及行业内竞争加剧的影响,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持续下滑。锦富新材201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当期实现利润总额970.8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4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4.10%,锦富新材迫切需要产业链延伸,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改善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锦富新材主要通过OEM方式向三星、小米等企业提供背光模组产品,凭借光学薄膜材料优势及控股子公司、三星背光模组主要供应商奥英光电在模组制造领域的经验积累,锦富新材2015年末已初步完成由背光模组OEM代工商向ODM整机制造商战略转型的探索工作。曲面电视方面锦富新材也已成功通过ODM方式向冠捷科技集团AOC公司提供曲面显示器贴牌服务,并已应用于尖端游戏装备中。其中代工生产的31.5英寸大屏曲面显示器凭借2400R水平曲率、6000R垂直曲率的最优曲率。通过行业内多年的经营积累,锦富新材已经成为包括三星、LGD、康佳、创维、海尔等一大批国际、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的重要模组供应商,锦富新材还可以参照现有与AOC的合作模式通过ODM方式推进为国内外电视品牌厂商的代工服务。
从手机报取得的相关资讯中发现,中国大陆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球制造业也正在探寻硬件再造之路。大屏显示作为重要的交互终端,由于可以无障碍的融于传统生活场景中的物理结构件,被众多国家经济和科技部门所重视。从中、日、台、韩竞相争夺面板资源,以及支持他们的后面国家在交互显示标准话语权表态中,都能看到大屏显示的战略意义。
但中国大陆在上一轮家电下张补贴取消后,液晶电视行业增速的开始趋缓,促使大量品牌商的去制造化加快,为整机代工事业带来新的机遇。现阶段整个液晶电视行业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组装业务毛利已经低于10%,行业发展基本达到了天花板,传统的液晶电视代工厂商处于洗牌状态。智能电视虽然是行业新的增长点,可在加工工艺与技术方面与传统电视并不存在太多的差异,要从代工业务中取得较好的利润,十分考验从业者的经营实力。
成熟的技术与市场所带来的超低研发成本与技术门槛,结合锦富新材自身的资本运作优势,只要内部控制不出问题的话,锦富新材成功实现年产600万台规模终端整机项目的计划基本上可以实现。锦富新材在收购3C智能制造领域的迈致科技后,继续投身与主业依存度较高的终端智能制造业务,从零组件OEM代工提升到整机ODM代工,在整体的经营活动上上升一个台阶,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iPhone5s发布之后指纹识别技术开始被人们所关注,那时这项技术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高大上,之后一些安卓手机也采用了指纹识别传感器,但也基本都是在高端机型上才会被发现。之后的两年中,指纹识别技术开始在智能手机中以爆发性的态势增长着,新品发布会上无论是高端机还是入门机,你随处可见厂商拿着指纹技术当作手机的最大卖点来说事儿。一时间,指纹识别也逐渐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
正所谓物极必反,手机指纹功能似乎有点被神话的意思,今天指纹技术的识别方式已经足够的成熟,但其使用场景却远远没赶上用户的刚性需求。那么指纹识别技术现在是怎样的形态呢?有何优点和缺点?未来又会是何种发展趋势?本文我们一起来聊聊手机指纹识别的那些事儿。
形态各异的指纹设计
得益于Apple的品牌影响力,苹果TouchID的出现算得上是真正引领了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潮流。苹果的指纹识别技术是依靠Home键按压来实现,在这个设计基础上实现起来会容易很多。相比较而言,安卓手机由于普遍采用了电容触控按键设计,因此重新设计Home键并加入指纹功能的难度并不小。
早先苹果收购了AuthenTec,该公司是指纹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主要提供的是基于按压式TouchID方案,借助Home按键可以更好的聚合指纹以及触发传感器感应。
安卓手机厂商的玩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类似于TouchID的解决方案,比如三星、魅族、HTC等厂商也通过机身正面的Home键来实现。另一类则是像OPPO、华为、nubia这种,采用背部指纹识别技术或是侧边识别技术。
举例来说,三星在S5以及Note4上搭载的是滑动式指纹识别方式,它要求用户操作时必须要用固定的竖直滑动来实现,实话说体验并不令人满意。之后从三星S6与S6edge开始,三星改变了指纹识别方案,采用与iPhone类似的按压式识别,效率提升明显。
为了指纹而妥协的也包括魅族这样的厂商。此前他们最经典的设计是机身正面的“小圆圈”,但是为了适应市场趋势,他们在魅族MX4Pro上加入了指纹识别技术,同样为按压式识别。
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厂商则是HTC。在今年CES期间,HTC先是发布了全球通用版的HTCOneM9。作为一款旗舰手机,没有配备指纹识别功能也成为了一些发烧用户难以接受的事实。不过很快在MWC结束之后,HTC针对中国市场又单独推出了一款配备指纹识别功能的HTCOneM9+,实现方式同样是正面Home键按压式指纹识别。
当然,也有一些厂商的玩法会更具创新一些。比如OPPON3、华为Mate7推出时将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设计在机身的背部,这种设计与之前提到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单独设置Home按键,只是一个独立的触控传感器,算是平衡了工业设计与指纹识别功能两方面因素。
而如果谈到创新,nubia最新机型Z9尊享版显然更有看点。它同样集成了指纹识别,但是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集成在了机身右侧边框上,实现电源、音量、指纹三键合一,这样的优点是让手机的完整性更强,但其操作灵敏度与换修成本仍然是悬念。
手机指纹识别并非完美
尽管手机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潮流,但事实上手机厂商所采用的的指纹传感器也仍然具备优化空间,总结来看主要存在三点不足:
一、图片匹配算法
目前手机厂商所采用的指纹识别技术有些是基于指纹图片匹配计算得出,并非是真正的生物识别算法技术,而图片匹配软件的相似度带来的隐患就是识别精准度出现偏差,如果未来全面普及生物算法识别的话,那么会具备更高的唯一性。
二、识别体验效果
因为一些算法的原因,这也让一些智能手机在指纹录入或识别时存在体验糟糕的情况,比如当你用拇指边缘进行识别或者方向偏差较大时出现识别失败的现象。我在长期使用iPhone5s的TouchID时发现只要手指或者Home键上存在潮湿或是有灰尘,识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但定期清理后效果能好很多。
三、功能应用场景
现阶段指纹识别能实现的应用并不算多,多数人顶多也就是拿指纹功能来实现解锁或是免去输入下载应用时的账号密码。在微信等支付上,指纹识别也可以快速替代传统输入密码的方式。不过考虑到ApplePay、AndroidPay都还没有在国内普及,因此移动支付与指纹识别的结合还有很长的磨合期。
另一方面,携带指纹功能的Home键也应该被赋予更多功能,例如滑动操作、启动拍照、开启应用,通过长按或双击实现某种功能等等,现阶段我们看到了一些厂商的新玩法,比如魅族的mBack按键。
指纹传感器的未来形态
经过了两年的试探,如今用户已经逐渐熟悉了按压式指纹识别的操作方式,无论是正面Home键、背部指纹传感器还是侧边传感器都是比较容易上手操作的。然而对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未来,其实远不止如此。
在之前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触屏、触摸板与指纹识别技术的硅谷科技公司SynapticsCEO曾谈到了指纹识别的未来,他指出现阶段指纹识别技术还局限在滑动解锁与按压解锁上,但是未来指纹识别技术有可能会脱离Home键而单独存在。Synaptics正在考虑将触控显示技术与指纹识别技术相结合,未来你会看到的或许是在触摸屏上实现指纹识别技术的案例。
倘若这种方案足够成熟的话,那么未来无论是iPhone还是Android手机,产品在工业设计上将会具备更好的一体化外观,这无疑会成为提升手机设计美感的新手段。当然,实现这种设计也肯定会面临很多难题,要是体验不好的话,消费者显然也不会断然买账,创新也就无法变为实用。
与此同时,在指纹识别的背后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了一些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比如早先就出现但没能兴起的人脸识别以及刚刚在MWC上展示的手机人眼识别等等。诚然,不同的识别方式在操作体验上会有差别,但对于消费理性的用户而言,除了追求好玩之外,操作简便、功能丰富、安全性更高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下一篇:17年生物识别算法,指芯2016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