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消息,2015年已过,对于外界甚为关心的小米年度出货量的问题,小米市场负责人魏来给出了答案。他在微博中写道“小米宣布2015全年出货量超过7000万,中国市场份额依然第一!”这与雷军此前设定的目标显然有一定距离。
此前雷军给小米2015年定的目标是8000万至1亿台,并曾表示完成90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没有问题。
此前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小米现在要回归初心,不再过分强调销量,因为我们的心态只是为用户做好的产品。”
“友商”华为2015年的表现又如何呢?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华为2015年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08亿台。
2015,众手机厂商暗自较劲,双11过后更是争当起“行业第一”。2016,激战仍会继续!(徐利)
出货量不等于销量
该来的总会是要来的,但来的是什么还是要区分一下。
如果你仔细对比一下小米这两年给出的计量单位的会,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2014年度是直接用销量标明的,而2015年度是用出货量标明,这其实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出货量不等于销量”。
销量指的是进入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数量,而出货量指的是出货给渠道的量,尽管出货量是有可能等于销量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说这么多实际上只想说明一点,小米手机2015年度的数据,说服力没那么强,含金量没那么高。
小米需要面对出货量可能大于销量的问题,更需要面对未达预期的问题,即便是林斌仍然用“我们是第一”来标榜自己,很关键的一点是,小米的增速也放缓了,这个其实数据已经能够说明问题,相比2014年度公布的227%销量增长幅度,今年14.5%显得有些尴尬(还是出货量和销量相等的理想情况下)。
产能仍然禁不住考验
再过几个月,就是小米成立的6个年头,如果从这个数据来看,小米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成绩是进步已经不能单纯的用显赫这样的形容词来描述了,但回到产品层面上来,6年来,小米仍然没有摆脱套在互联网厂商头上的紧箍咒,“产能不足”。
这个问题从小米的第一台手机开始就已经出现,坊间对小米也有了很多负面的解读,“饥饿营销”、“雷猴王”类似的评价越来越多,小米自身,也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见效似乎并不太好。
小米2A/2A时代开始一直到今年的红米Note3和红米手机3,小米都有尝试开放购买,但从线上的反馈情况来看,“买不到”仍然还是主流,而考虑到小米从2015年5月份开始就逐步的往线下市场扩张,借助小米之家以及其它连锁渠道销售,产能仍然是小米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实际上,产能问题不只是小米一家存在,整个行业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尤其是整个供应链正在经历严酷的寒冬,倒闭现象时有发生,倒是小米还算幸运,至少要比锤子这样的新品牌运气要好很多,而这恰恰也是小米彻底甩开对手的机会所在。
问题不断的一年
如果说要选出小米最为不顺的一年,2015年首当其冲。
2015年小米问题不断,从年初的小米5临阵变身小米Note到受制于骁龙810发热的问题,手机产品的锐气受挫,继而传出小米Note销量不佳而产线砍单的问题,随后红米Note2屏幕从夏普更换为天马屏也引发了诚信危机的“屏幕门”,而后小米空气净化器被曝app数据作假,这个问题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初,上海发布公布检测结果称小米1代空气净化器不合格,不同类型的问题困扰着小米的前进。
不得不说,在众多问题缠身的情况下,小米还能保证超过7000万台的出货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应该给予肯定,但在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对出现的问题以正视,尤其是产品线扩散开来后引发的“主和次”的问题。
小米从MIUI出发,到进入手机市场,软件生态在一步步强化,硬件生态也在慢慢的扩散,从手机到电视,再从电视到以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为代表的生态链,体量越来越大的小米也在面临着潜在的品牌危机,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主业,也就是小米手机。
这个道理很简单,小米空气净化器出现问题,不管是真是假,消费者会把原因归咎于小米品牌,而受冲击的小米品牌直接回影响到手机和电视这一类核心业务,长期来看,小米不仅需要极力避免这些问题,还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合理的化解这些问题以及问题潜在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