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板产能过剩严重 急需创新提升
2015-10-23 13:41
面板产能
华星光电
阅读(2180)
导语以往手机屏、电视屏会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链,但是未来物联网时代,万物相互连接,会派生出许多整合的新功能,所以中国面板企业也应在3Dtouch、传感器等新技术上布局。只有创新应用,才能顺利消化未来巨大的面板产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
近年来,中国面板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而今年,可谓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从产能上看,2015年中国大陆4.5代以上面板(含液晶和AMOLED)产能面积达6867万平方米,占全球25%,仅次于韩国和台湾,居全球第三。同时,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发展,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液晶面板产能将有望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放缓,今年的液晶面板市场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所以对于国内面板企业继续扩产的冲动,有行业专家提醒,中国面板业已经由大变强,今后应该着眼于技术与创新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产能的扩张。
华星光电或上马11代线 产能过剩现隐忧
继大陆京东方今年决定投资10.5代面板厂后,TCL集团助理总裁梁启春也表示,旗下华星光电确实研究投资11代厂的可行性,但目前没有时间表。
若大陆面板厂持续扩张更高世代的产能,长期来说,将使全球面板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目前夏普拥有世界上最高世代的10代线,但产能消化不良,后来将部分股权卖给鸿海(2317),并由鸿海分摊一半产能,业绩才有所好转。即使如此,京东方今 年仍决定投资10.5代线,将切割61、65、70、75寸的电视面板,总投资达人民币400亿元(约新台币2,000亿元)。
IHS分析师吴荣兵认为,华星的11代厂不只考虑当前面板业的供需情况,而是着眼于华星自身及合作方的意愿。电视、手机等显示产品的平均尺寸不断扩大,全球面板的面积需求会不断增长,华星需要更多产能,才能适应现在的竞争环境。
群智谘询副总李亚琴认为,大陆面板业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较快速的增长态势,2015年达到新的高峰。2015年大陆4.5代以上面板产能面积达 6,867万平方米,占全球25%,居全球第三,较2014年增长36%,主要受益于8.5代线增加,以及5.5代线产能爬升。
李亚琴预测,随着产能不断扩张,到2018年时,大陆面板产能有望超过南韩,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基地。不过,受到电视、手机需求增长放缓、面板产能不断扩大下,全球面板产能过剩的隐忧已经显现。
李亚琴说,55英寸4K2K电视面板的价格,从今年初270至280美元,现在已降到220至230美元,下降50至60美元,产能过剩的形势可能会延续到2016年。
错估中国需求、智能机面板库存难消!夏普传延长减产;
日本媒体每日新闻20日报导,日本液晶面板大厂夏普 ( Sharp )自今年4月以来就持续针对智慧手机用面板进行减产措施,原先并规划减产措施可于9月结束,不过因中国经济持续减速、导致需求回复脚步较原先来得慢,也拖累夏普智慧手机面板减产措施将在10月以后持续进行。
报导指出,因面板销售不振,导致截至2015年3月底为止,夏普面板库存高达约 1,500亿日圆、且预估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尺寸产品,迫使夏普自4月来就藉由降低工厂产能利用率,缩减中小尺寸产品产量,而夏普社长高桥兴三曾在7月底 表示,减产措施预估将在9月结束;不过因夏普所期待的中国市场智慧手机需求迟迟未能呈现回复,导致库存去化脚步未能达预期,也迫使夏普将在10月以后持续 进行减产。
据报导,2015年度上半年(4-9月)期间夏普液晶面板事业营损额恐达数百亿日圆,且预估下半年度(2015年10月-2016年3月)情况恐持续严峻。
报导并指出,液晶面板事业营收占夏普整体比重高达1/3,不过因面板事业迟迟见不到复苏,故夏普决议分拆面板事业,且正与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 (INCJ) 」和台湾鸿海 (2317)进行协商,不过目前又传出一种可能性,就是夏普将不分拆面板事业,而是直接由INCJ入股夏普本体、进行事业重整。
根据嘉实XQ全球赢家系统报价,截至台北时间20日上午9点04分为止,夏普重挫2.16%至136日圆;夏普股价于9月30日盘中最低跌至132日圆、创最少1990年以来新低纪录。
日经新闻16日报导,因智慧手机用面板销售低迷,拖累今年度上半年期间(2015年4-9月)夏普面板事业亏损额恐将高达500亿日圆左右水准,远逊于夏普原先预估的获利80亿日圆,
MoneyDJ新闻10月19日报导,2015年9月份中国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产量年减0.9%、远逊于8月的年增5.5%;1-9月年减1.6%。
Thomson Reuters报导,日本央行( BOJ )9月16日发布月度报告表示,受访的日本电子零件制造商透露销往中国的智慧型手机元件呈现下滑。
创新应用无疑才能消化巨大产能
创新应用,是中国面板业另一个需要认真投入资源的领域。
在电视、手机需求增长放缓、面板产能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全球面板业产能过剩的隐忧已经显现。李亚琴举例说,55英寸4K电视面板的价格,从今年年初270~280美元,降到现在的220~230美元,每块下降了50~60美元,产能过剩的形势可能会延续到明年。
据了解,目前韩国仍是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基地,占了全球产能的四成;中国内地大约占了全球产能的两成。中国政府提出国内面板自给率的目标是80%。李亚琴估计,国内产能对比需求来算,国内面板的自给率已达60%;但是,京东方、华星光电有一半的出货量是出口的,所以国内面板实际的自给率只有约40%。
所以,继续扩大高端手机屏所需的LTPS、AMOLED生产线的产能,对中国来说是需要的。但在弥补结构性缺口的同时,李亚琴提醒说,下一步中国面板业由大到强,应把着眼点放在技术力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扩大产能。
三星也在考虑是否上马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考虑快一年了还没有最终决定,相比之下它在柔性显示上的投资则爽快得多;而LGD除了在中国广州设厂外,没有新增液晶生产线。所以,李亚琴认为,韩国两大面板企业会更着眼于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投入。
“对中国面板企业来说,也要切合物联网应用的走势,加快技术布局。”以往手机屏、电视屏会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链,但是未来物联网时代,万物相互连接,会派生出许多整合的新功能,所以中国面板企业也应在3Dtouch、传感器等新技术上布局。只有创新应用,才能顺利消化未来巨大的面板产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
下一篇:老人手机也要拍照好---谈手机摄像头的市场细分化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