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在其秋季发布会上,发布了机友们期待已久的无边框全面屏新品努比亚Z17S和摄影轻旗舰努比亚Z17miniS。对于努比亚而言,这短短的5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从最早的专业摄影模式到后面的无边框设计,努比亚一直默默的为手机市场的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前后双摄 丘钛供努比亚Z17mimis摄像头模组
拍照是努比亚手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从低端到旗舰都是如此。而努比亚的近期发布的两款机型更是十足抓住了人眼,四摄给人的冲击力可谓十足。
从产品命名来看,努比亚Z17mimis也就是Z17mimi的升级机型。本次努比亚Z17mimis的最大的亮点便是搭载了四颗摄像头,其中前置搭载的双摄是1600万像素+500万像素,后置搭载的双摄是双1300万像素。
努比亚Z17miniS此次升级为了前后均为双摄像头,后置双1300万像素索尼摄像头,彩色+黑白方案,双F2.2光圈,双色温双闪光灯,支持快至0.1s的混合对焦,支持手持防抖和电子防抖,支持AI人像美颜、3D智能降噪、实时背景虚化、先拍照后对焦。
前置方面,1600万像素+500万像素,F2.0+F2.2光圈,2um单位像素,拥有80度大广角,更加适合多人自拍,支持屏幕补光。
笔者从供应链处获悉,目前手机行业内的双摄方案主要分为三大类,成像+景深是最早的双摄方案,目前最主要的方案为彩色+黑白和长焦+广角两种。前者的代表是华为,后者则是苹果,两者各有各的优势,而努比亚Z17mimis采用的是前者。
黑白摄像头主要用户提取物体轮廓和细节,由于不需要记录颜色,一方面没有用彩色滤光器,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光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真正获得完整像素的图像,获取更丰富信息。
笔者了解到,努比亚Z17miniS的前置1600万像素+500万像素和后置双1300万像素均由丘钛独供,而该机的摄像头芯片来自索尼;镜头出自大立光之手、马达来自阿尔卑斯。
努比亚Z17miniS搭载双1300万像素索尼IMX258“彩色+黑白”的摄像头,其中RGB彩色传感器主要用于色彩的记录,而Mono黑白传感器则负责分析光线,记录画面细节以及提高画面亮度。由于Mono黑色传感器全透光的特性,拍摄时进光量可提升96.6%,使得手机在弱光环境下的拍摄能够有效降低噪点,捕捉更多的细节。
除了上述所说的努比亚Z17miniS外,努比亚在当日还发布了堪称“最接近全面屏概念”的工艺厂干旗舰机努比亚Z17S。
舜宇供努比亚Z17S后置双摄
拍照是努比亚手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从低端到旗舰都是如此。此次的努比亚Z17S,相比上一代最大的变化是采用前后双摄的设计,这也使得该机成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四摄手机,此外,该款机型也是努比亚首款全面屏手机。
由于高屏占比设计,在发布会当日,朋友圈便有不少人士发文称,“努比亚Z17S采用了无边框的设计,让屏幕占比达到90%以上,特别定制了听筒和摄像头,并且把它们的尺寸减少了50%。”
不难看出,努比亚在其首款全面屏手机Z17S上下足了功夫。实际上,努比亚Z17S的后置双摄方案也得到了内在的大提升,2300万像素+1200万像素双彩色摄像头,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可以实现0.03s极速对焦,对焦更快;支持两倍双摄变焦,十倍动态变焦,对焦更自由;同时加入类似单反的多点对焦(25个对焦点)技术,对焦更精准。
除了上述外,努比亚 还同时加持AI人工智能技术和最新NeoVision 7.0影像引擎,配合F1.8大光圈、1.4μm大像素感光元件以及3D降噪2.0,可以轻松应付各种复杂场景。当然,经典的相机家族不能少:时光相机、立体相机、微距相机、克隆相机等都增加了手机拍照的可玩性。
那么回归至供应链供货关系中来,可能有人会问该款机型的后置双摄是由谁供的呢?可能这一答案已经出现在您的头脑中,确实如此,经过信息核实,努比亚Z17S后置双摄确实由舜宇供货,而笔者获悉该款机型的双摄算法来自于努比亚。
努比亚是手机摄影理念的开创者,因此努比亚手机在拍照方面一直都坚持高标准,而这一高标准从其发布的首款全面屏四摄Z17S便可看出,作为努比亚最新的旗舰手机,努比亚在拍照上加入了新的功能,如多点对焦等,进一步将高端专业相机的功能引入手机当中。
努比亚王汇表示,努比亚在摄影上的创新主要源自用户基本体验的洞察,本体验就是对焦的清晰度、对焦的速度,包括成像的画质。努比亚在手机拍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与一些国际知名的有行业影响力的供应商进行了深入的结合,从相机上面获得的一些技术的灵感,最终做出了多点对焦的功能,这将成为一个趋势,相信这一功能未来将会在手机行业中普及。
此外,努比亚Z17S采用了AI2.0人像技术,除了在人脸的应用方面,在拍摄其它题材的时候,一些大数据的信息也会让用户拍得更加的漂亮。这都与AI有关,把AI算法加入到摄像功能中,这也将会成为一个趋势。
未来,摄像头的发展变化之路还将继续,有人可能会好奇它的终点究竟在哪?目前还尚不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发展之路一定会朝着人机交互的路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