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特朗普成功当选为美国下一任总统,给美国以及台湾电子产业尤其是半导体领域带来了一阵旋风,当日两地电子股一路狂跌,原因主要在于特朗普一直所推崇的是要求美国企业回本土制造,而其中受伤最大的可能当属苹果。为了让美国企业回美国本土制造,之前特朗普甚至称美国将对企业实施大幅减税和政策松绑,使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降至15%,另一方面也施压那些不愿回去的企业,会对把工厂搬迁到其他国家、雇佣其他国家员工却想把产品售回美国的企业征收高达35%的产品关税。
事实上,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苹果公司就已经向富士康、和硕提出了将所有的亚洲生产线全线撤回美国的这一想法。而在前不久,富士康也表示,目前正在扩大美国业务,初步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以扩增当地运营业务,目前相关投资尚未定案。富士康的这个声明,似乎让苹果回美国制造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那么,如果苹果被迫选择回美国生产的话,又将对国内手机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苹果回国制造与否都是亏 国内手机厂商为最大的赢家
整体看来,如果苹果回国生产的话,对于国内手机产业而言是新的机遇,同样也面临很大的风险,机遇主要体现在手机厂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而对于国内供应链而言,虽然机遇也有,但是更多的却是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苹果选择在美国制造的话,距离国内市场跨越一个太平洋,这也就是说,苹果新机在国内发布的时间将会有所推迟,为什么这么说?
众所周知,早几年的时候苹果手机一般都没有在中国市场首发,一方面是出于保密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在于“延迟”苹果在国内市场上市的时间,延迟的原因除了保密以外,另一部分原因想必业界共知!苹果回国制造以后,毫无疑问选择在国内首发的概率将更少,在国内发布的时间还将继续“延迟”,这为国内手机品牌赢得了更多的抢发时间!
另一方面,在于成本问题,前文已经提及苹果在美国制造的话成本估计提高100美元左右,而苹果手机的硬件成本才2000多元,更有说法认为由于人力与元器件的因素,苹果在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提高一倍!而苹果如果坚持在海外生产的话,又将面临45%的税收问题,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而且还必须将中国市场因素考虑在内,因为哪怕苹果回国制造的成本因素低于税收成本的话,在只低一点的情况下而失去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对苹果而言同样是得不偿失。同时库克与特朗普之间的那层关系也不可忽略。
从以上两种因素来看,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都是好事,苹果选择回美国生产,那么其在国内的上市时间恐怕将有所延迟,为国内手机厂商发布新品赢得了更多的时间,这种情况下,苹果税收虽然从35%降低到了15%,但是降低的税收能否抵消成本的提高尚且不知;而且回国生产虽然税收有所降低,但至关重要的是,特朗普把回国制造企业的税收降低到15%,“15%”这个数据肯定大有来头,包括苹果在内的企业还必须考虑今后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对税收又有所提高,虽然不至于提高到35%,但在一定的程度上稍微提高一些不是不可能,这层风险可想而知!
而苹果选择坚持在海外制造的话,又将面临税收增加到45%的问题,相比之前已经提高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只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提高手机的售价,但这对其销量可能造成一定的打击;二是继续压榨供应商的利润,今年苹果曾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20%,这遭到富士康、日月光半导体等一众供应商的反对。三就是压缩苹果自身的利润空间,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而苹果如果提高手机售价的话,势必将会导致苹果供应商阵营出现分化,苹果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力也会随之弱化,因为供应商愿意和苹果合作,在于苹果能带来稳定的订单与利润。但苹果搬回美国,显然破坏了这种利益上的一荣俱荣的平衡关系。
从国内市场来看,今年华为、OPPO/vivo三家出货量大幅度提升,这不光是在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同样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苹果无论是选择在海外生产还是回美国生产,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它们才是更大的赢家!对于当前尴尬的苹果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回国与不回国这两种选择哪种带来的损失更小的问题。
中国供应商或与苹果分道扬镳 引发国内手机供应链洗牌
苹果最为利润最高的手机公司,据数据显示,苹果製造iPhone、iPad和Macs的供应商总共有超过766家,其中346家在中国,126家在日本,69家在美国,41家在台湾。显然,要想苹果回美国制造的难度相当大,首先在成本方面将要提高100多美元,而且主要的供应商都在中国,这一年来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不断下滑,苹果今年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分别设立研发中心,足以表明库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尤其是在中国本土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崛起的情况下,苹果更加需要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而且从苹果公司整体发展来看,中国市场也是重中之重!除此以外,美国具有合格资质的制造和组装技术工人的数量不及中国,中国最为“世界制造”的典范,在制造和组装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手机产业实力持续攀升,在一线品牌大厂华为、Oppo、Vivo、小米等驱动下,华南一带的手机供应链业者逐渐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与规模优势,并且手机产品发展日益成熟,国内手机品牌厂在全球出货比重还将持续扩大,有业者认为两岸手机供应链势力消长情况也将更明显。
除了华南地区,深圳一带的电子供应链逐渐具备规模优势,对于产品管销、量产及品质掌握等能力都有提升,拥有更好的实力对应对客户订单需求与市场竞争,国内手机供应链从过去山寨形象已经开始改头换面,如今在深圳一带的二线手机厂商单月手机出货量上看50万支以上,甚至包括手机周边产品等,在当地同样是呈现百家争鸣情况,而且营运规模与出货量与日俱增。
在国内手机供应链快速发展崛起的情况下,对于苹果在国内的供应商而言,究竟是尾随苹果一起到海外发展,还是放弃苹果这一客户成了一个难题。对于大型供应商而言,借助苹果回流美国的确可以进军美国市场。
不过,对于小的供应商而言,为了苹果远赴海外究竟值不值得依然是个未知数,一方面风险太大,这些年因苹果倒闭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另一方面,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从人力成本来说,小型企业都没有这个实力,或许苹果会予以支持,但是终究是要靠企业本身。同时,对于供应商而言,如果去美国生产的话,无论是人工生产还是自动化,其成本均要超过国内。
此外,许多供应商必然还会考虑到,一旦回美国生产,在付出极大的搬迁成本、人力成本、物料和物流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等,在苹果的地盘,还会进一步受到苹果定价与其本土供应商政策的牵制。正因为这些原因,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供应商或选择不搬迁,此前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此前也表示,许多供应商们对于美国建厂兴趣不大,因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庞大而複杂,想要实现纯美国生产非常难。
同时,如和硕、纬创等许代工厂都有自己完整的配套厂商,配套厂商若要在美国设厂,仍然需要以更多的下一级配套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去跟进支撑,简而言之这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这些厂商在中国扎根已深,并且形成了固有的产业链集群,难以搬迁也不可能都进入美国,如此一来,苹果的供应商就会形成搬与不搬的两个阵营,原本统一的供应商群体被分化,这当然不是苹果愿意看到的。
在前文提到,苹果公司就已经向富士康、和硕提出了将所有的亚洲生产线全线撤回美国的这一想法,富士康也表示初步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为什么富士康会这样考虑呢?富士康可以说是苹果供应商中的一个特例,其在苹果供应链所占据的优势不是其他供应商所能比拟的。因为占据苹果公司iPhone在内的多款苹果产品代工70%以上份额,这对它而言运营利润相对可控。
但对于部分小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其风险不仅仅来源于苹果的双供应链策略,还源于额外的运输成本和关税以及在美国投资建厂、人力等巨额成本。基于这种情况,苹果在国内的一些供应商可能会与苹果分道扬镳,因为特朗普把外来进口产品税收提高到35%,而分道扬镳的结果则是加入国内厂商供应链的竞争,这势必又将加剧国内手机供应链竞争的恶劣程度。
此外,苹果为确保产品成本与利润可控,也需要全力去扶持本土供应商。那么中国的部分供应商也会基于担心边缘化以及未来生存的考虑,开始有意识的争取国产手机阵营的订单的机会就比较大了。
虽然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有其优势,但是从当前国内手机供应链角度来看,当前的供应链竞争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抢夺客户,已经转化到供应商与手机厂商绑定的团队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在中国的一些供应商想要重新入局相对而言有点难度,当然也并不是不可能,只不过这将导致国内手机供应链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目前国内手机供应链竞争已经很惨烈的情况下,出局与入围的风险与机遇都很大!
同时,对于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而言,它们进入国产手机供应链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与国内其他手机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更重要还要看国内手机厂商的脸色,众所周知,国内手机苹果目前都在加强自己的供应链,因为手机厂商的竞争同样也扩散到供应链,对供应链的管理已经成为手机厂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华为和小米都做自己的处理器,OPPO/vivo等都自己的工厂。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手机厂商对供应商的选择性将有所提高,对于它们来说,一方面是它们健全自己供应链的机会,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增强与供应商之间话语权的机会,而这势必又将导致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恶化!所以,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苹果回美国制造,它们的“赢”不仅仅体现在与苹果的竞争过程中,此外在供应商方面,对国产手机而言依然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