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手机报

格力手机清扫库存 部长每人40台内购指标?

张明花 2015-11-18 10:48
董明珠 格力手机 阅读(2101)
导语今年5月上游供应链传出消息,格力手机的方案商及代工厂卓翼科技已接到格力手机40万总订单,触摸屏、摄像头等手机零部件供应商.
  日前,一则新闻让一直非议不断的格力手机再次引起关注。报道里称,格力电器质控部员工自发组织了一次格力手机内购活动,有150多名员工参加,此活动颇受欢迎,很多同事希望用上格力手机,甚至有员工一次性买了12台格力手机。

  此前,董明珠曾公开表示,格力手机供不应求,但只供内部消化,不会在公开市场发售。如今看来,董明珠关于格力手机的言论中,就这“只供内部消耗”最为靠谱了,因为由始至终格力手机不曾在公开市场真正销售。

  然而,据《手机报》了解,格力手机所谓的内部消耗并非新闻报道中那般和谐。

  每个部长40台指标?

  上述新闻报道出来后,一位接近于格力内部的人士向《手机报》反映,格力下发硬性指标,公司每个部长40台的购买指标,单价1200元,个别部门甚至需要全体购买。

  “部长们拿着40台手机不知如何‘消化’,有些部长就以每台800元的价格转卖给下属主任和组长。”该人士如是说,他甚至半真半开玩笑地表示:“或许员工的年终奖估计也逃不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消息并没有得到格力官方的证实,但是格力手机的强买强卖的消息已不是第一次传出。

  10月底,微博大V龚文祥爆料称,格力强制合作伙伴购买格力手机,费用从合作伙伴的当月贷款中扣除,并晒出格力方面发出的通知。

  曝光的通知上写道,2000台的格力手机将拿出600台,以比市场价要低的1200元/台价格进行回馈,该公司被要求需要强制购买10台来促进双方的合作,而购买手机的总金额将从当月货款直接扣除。

  虽然格力官方微博回应称此事不属实,通知纯属虚构,但若格力向员工下发硬性购买指标之事属实,此通知或许未必是空穴来风。

  为迎二代清库存

  董明珠对格力手机一直信心满满,为何强买强卖消息频出?

  据上述人士透露,日前下发内部购买指标是为了清库存,因为格力手机二代将至。

  “虽然格力手机二代具体的时间表尚未出来,但格力已经在日前内部邮件中为格力手机二代征名。”该人士如是说。

  而11月16日传出的格力新机现身工信部的消息也似乎验证了上述说法。

  据报道,格力新机已现身工信部。从工信部的信息看,该新机型号为G0128,外观设计保持原貌,5.0英寸720P屏幕,搭载1.2GHz骁龙410处理器,相机组合为200万像素+800万像素,最大支持32GB内存扩展,运行Android4.4.4系统。唯一的不同是将原来的1GBRAM+8GBROM内存组合提升到了2GB+16GB。

  从曝光的信息看来,该新机似乎只是格力手机一代的小升级,由于董明珠曾说格力手机二代不拼小米拼苹果,是世界一流水平,所以暂时也不能确定该新机是否是格力手机二代,但是如今新机将至,格力手机一代急需货存也合理。

  然而,格力手机至今未曾在公开市场销售,其实际生产数量和销售额一直成谜。

  今年5月上游供应链传出消息,格力手机的方案商及代工厂卓翼科技已接到格力手机40万总订单,触摸屏、摄像头等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先期向卓翼出货5万部~7万部,若消息属实,格力手机先期出货量或达5~7万部。

  而7月中旬格力市场部部长陈自力向媒体表示,从第一批内购至7月中旬,格力手机卖出了几万部。但同时他也表示:“格力手机一直在生产,没有停。”

  而《手机报》卓翼科技了解情况,卓翼科技方表示因与格力有保密协议在前,具体的数字不便透露,但其表示:“作为ODM厂商,格力下多少订单,我们就出多少货。”

  但若正如之前消息所称格力给卓翼下了40万订单,就算先期的5~7万部已于7月份卖出,后续也还有三十多万台,凭借格力内部数十位部长的每人40台指标,似乎也难以消耗。

  如今一代货存未清,新机又将至,上述人士还透露,格力手机二代将投放公开市场销售,格力手机业务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

  虽然格力方面也明说,格力不是为了做手机而做手机,而是出于发展智能家居的需要而做的手机,因为智能家居是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方向,而手机是一个最重要的端口。但是按照格力手机一代及最新曝光的二代来看,配置完全跟不上目前的市场需求,正如IT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格力手机的配置几乎是两年前手机的配置,卖的却是现在中端机的价格,如果真的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竞争力何在?”

  董明珠曾公开表示,格力手机会一直做下去,并将自己组建生产线。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格力的出发点虽好,但如今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增速放缓,今年后半年更是洗牌加剧,格力手机若不能在其配置、价格上与时俱进,恐怕难以在公开市场上脱颖而出。 
分享到
下一篇:手机配件厂商NO.1 鸿广德成功打造“印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