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行业大佬争论触控技术走向

王凤 2015-01-20 09:42
触控技术 OGS 阅读(2078)
导语在这一年里,GFF的市场份额冲顶后开始回缩,OGS表面上因为小米、魅族风光无限,但生产OGS的主力企业胜华却倒在最后一公里上,On-Cell由于良率与服务原因并没有如期火爆,而In-Cell却逐渐入主高端市场。

如果说2013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触摸屏应用是市场正式爆发的一年,那么2014年,则是触控显示领域变化最大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GFF的市场份额冲顶后开始回缩,OGS表面上因为小米、魅族风光无限,但生产OGS的主力企业胜华却倒在最后一公里上,On-Cell由于良率与服务原因并没有如期火爆,而In-Cell却逐渐入主高端市场。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客户需求,在智能终端领域,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主流技术?谁又是主流技术?

在江西南昌召开的“2014年第六届触控显示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台海两岸企业界、学术界的专家们,从技术路线、工艺制程、市场动态等方面,给与会人员详细地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0.jpg

嘉宾:敦泰贡振邦 正星光电黄小球 华映杨璟瑶 超声显示沈奕 刘喜德 谷至华

主持人:朗尚光电毛祖学

主持人:听说敦泰2015年SuperIn-Cell可实现量产,目前In-Cell的市场占有量如何?

贡振邦:我推算了一下,In-Cell的量大概是两亿多片,Apple占掉了大部分。至于说In-Cell开始放量的时间点,最快应该在明年下半年。

主持人:目前正星光电有做OGS,同时也在布局盖板,是不是也在担心OGS没有未来?

黄小球:我对OGS2015-2017年都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它的生命周期,On-Cell、In-Cell是发展趋势,只是看时间点的问题。

主持人:作为液晶模组厂,华映科技如何看待内嵌式触控技术?

杨璟瑶:On-Cell、In-Cell的成本完全取决于良率,良率又取决于你是用怎样的方式去做,每一家面板厂会根据它的制程差异、设备差异,来选择一个他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制造方式。我不能代表所有的面板厂,我只能说,华映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客户,因为不管是什么技术,不可能曲高和寡。其实不管是外挂式还是内嵌式的sensor,取决于在客户端有没有整体性价比。

主持人:杨总对10.1-15.6寸的In/On-Cell的良率似乎不太有信心?

杨璟瑶:需要时间。日韩In-Cell走得很快这是事实,台湾和大陆要后起直追,当然需要时间。以面板目前成熟的技术来看,都会达到。

主持人:超声目前主要的精力在手机领域,以5寸而言,In-Cell将对OGS产生怎样的影响?

沈奕:我并不担心哪一种技术是主流,这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也应该持动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企业应该把产品的品质做到最好,性价比做到最高。

超声有触控和显示两大业务,做GG、OGS,同时也做TFT,这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东西,市场怎么走,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配合提供。当然我们不会很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做产品,实际上触控无处不在。

主持人:请两位专家谈谈GF的未来。

刘喜德:我在2013年OGS会议上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认为OGS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我说前面有GF,后面有In/On-Cell在追。作为触摸屏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在车载和工控。In/On-Cell为什么能够如此大踏步前进,而且接下来他的性价比一定会快速进步。大家都在想:2015年我们怎么过?所有触摸屏厂商,你们不用灰心。你们要做的是抱团取暖,扶持核心的合作企业共同做大做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消耗,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抓管理,这是我们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谷至华:In-Cell永远不可能主导触控产业。In-Cell适合苹果,适合三星,因为这些企业同一款手机每月出货量就能达到千万台,那么JDI的产品一致性和产品质量都能做到很高,成本自然也就能够降下来。但是如果客户要求一个型号30K,另一个型号50K,要做定制化需求,满足中小厂商产能,如果接单,那就要承担良率不稳定的风险,成本自然升高,到那时,In-Cell还有没有竞争优势很难说。

移动时代,大量年轻人在不断追求时尚,追求变化,这给GF、OGS等所有外挂式产品一次巨大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在In-Cell来的时候,大家没有必要惊慌失措,要理性对待。你做你的In-Cell,我做我的外挂式,不管是GF还是OGS,都是随着技术发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技术不断发展,碳纳米管也可以做In-Cell,明年碳纳米管可能将爆发,也可能还会有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的技术涌现。所以切记,绝对不能埋头走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大事来做好。

主持人:“触控技术谁主沉浮”,可能稍显沉重,其实不管是外挂式还是内嵌式技术,都应该百花齐放。技术没有优劣之分,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会走出它自己的那条路。In-Cell可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也有可能是合作伙伴。

分享到
下一篇:传一加计划推两款新机 注重设计+自家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