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华为、小米高端旗舰大量采用玻塑镜头,手机影像进入玻塑混合时代

潮电智库 2025-07-04 11:16
阅读(414)
导语玻塑混合镜头在高端旗舰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意味着光学供应链市场新拐点出现。而手机影像大战仍将长期继续,没有终点。
 

手机影像大战持续升级,2025年真有可能成为玻塑混合镜头“爆发元年”。

 

6月26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主题发布会上,因为上一代机型畅销加量至50万台,小折叠MIX Flip 2受关注度非常高。潮电智库从手机产业链处获悉,MIX Flip 2主摄采用了最新的玻塑混合镜头,由瑞声科技旗下辰瑞光学独供。

 

公开资料显示,辰瑞光学基于WLG(晶圆级玻璃镜片)技术优势,设计制造的玻塑混合镜头较塑料镜头具有更大光圈、高解析力、低厚度、低温漂等特点,能够降低暗光拍摄条件下的图像噪点,改进边缘和近焦画质,获得更通透的影像品质。

 

同时,基于WLG技术采用光学低色散玻璃的玻塑混合镜头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能,能够提高光学成像品质,优化光学结构,满足更高性能和极致尺寸的的设计需求。

 

玻塑混合手机镜头强势崛起,还有另外一个份量足够的行业背书。

 

6月14日,上半年手机界最重头的华为Pura 80系列发布,全系备货量超过千万台。根据专业机构拆解信息,新机型共搭载有5颗镜头,其主摄就是玻塑混合。潮电智库从手机产业链处获悉,其供应商分别是辰瑞光学和舜宇光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是辰瑞光学WLG镜头首次应用于华为高端旗舰。潮电智库认为,这既是两者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的体现,也是玻塑混合手机镜头走向主流应用的标志。

 

由于终端市场竞争激烈,高像素主摄、大底传感器、可变光圈和夜景模式等手机影像技术下放速度已经远超预期,但追溯以WLG为代表的玻塑混合镜头发展路径,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向轨迹。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潮电智库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应用玻塑混合镜头的智能手机已经有15款左右,其中包括小米、索尼、vivo、传音等多家知名品牌,而且基本作为后置主摄。不过遗憾点在于,玻塑混合一直陷入与纯塑料镜头的苦苦拼争,缺位于更具市场影响力的代表性主流旗舰机型。

 

自今年开始,华为和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不仅完成了对玻塑混合技术的实力检阅,也将引领其他品牌高阶机型纷纷跟进。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创新趋势下,全球手机巨头苹果也逐渐成为玻塑混合的重度用户。

 

根据爆料消息,为了减少畸变和眩光问题,今年9月即将发布的iPhone 17系列进行了重磅升级,实现全新4800万像素传感器与G+P玻塑混合镜头的搭配。此外,造势很久的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可能于明年第三季度面市,其后置主摄与超广角镜头已经确定采用玻塑混合方案,由大立光主供。

 

这绝非偶然。

 

当前各大智能手机品牌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潜望镜头、大底图像传感器等配置明显增多,在逐步压缩的物理空间里,玻塑混合镜头的小型化,色彩纯度和对比度,以及产品应用自由度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以6P+1G玻塑混合镜头为例,其厚度相较于主流7P镜头薄了3mm左右,更为轻薄化。但更关键的内因,在于近年来头部光学企业通过制程优化与专业设备不断升级,成功提升了玻璃镜片的单模具产出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推动了玻塑混合镜头规模化应用‌。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以辰瑞光学为例,其2010年收购丹麦kaleido光学公司后,就在进行WLG技术的研究,是玻塑混合镜头的倡导者。近年来其技术实现突破,在4英寸晶圆加工模具上能够实现单模约150穴的超精密加工,效率是传统玻璃非球面模压技术的数十倍,可以更好满足规模化量产的需要。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此前预测,2025年将有超过30%的新旗舰机型配备玻塑混合镜头,并逐步替代部分传统塑料镜头的市场份额‌。

 

玻塑混合镜头在高端旗舰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意味着光学供应链市场新拐点出现。而手机影像大战仍将长期继续,没有终点。

分享到
下一篇:小米首款AI眼镜亮剑,欧菲光独供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