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业界一直在为布局OLED面板争论不休,但是更务实的OEM代工企业却并没有放弃成熟的LCD面板市场。近段时间来,不仅11代线掀起的扩产大战没有停息,就连原本利益相连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也在产业链重组风暴之下,因产业链的位置变动而互相拆台。
其中中国大陆除了京东方的10.5代线和华星光电的11代线火热建设外,惠科也在继投建重庆8.5代线后,于2016年12月2日,与昆明市、滇中新区在昆明举行了三方签约仪式,拟在滇中新区投资400亿元,建设年产864万片的11代液晶面板产线,年产值预计可达到220亿元,其TFT液晶面板100%自用;拟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500-1000万台高端全智能电视整机生产线,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引进玻璃生产企业落户新区,为惠科配套提供玻璃基板;引入整机及注塑、泡沫、五金、纸箱等配套企业,最终形成TFT液晶面板全产业链。
而刚刚宣布将在龙华富士康设立研发中心的夏普,也终于在大面板上有了明确的行动方针。夏普除了对外透露有意继续对现有的十代线SDP扩产外,据日经新闻报导,夏普在2016年12月13日对外透露称,鸿海与夏普正评估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再建一条全球产能最大的11代线,主攻电视面板工厂,计划在2019年以低成本量产电视用面板,结合鸿海的资金和夏普的技术,来对抗南韩、中国面板厂。
而在这之前,已知产能最大的面板线,是2016年12月1日京东方增资58亿元扩产的合肥10.5代线,和刚刚开工建设的华星光电月投片量高达14万片11代线。此前业界如果按月投片量的产能布局技术来看,群创是最先把单条产线的月投片量突破14万片的面板企业。
华星光电的技术来源有部分就是鸿海旗下的深超光电,因此其11代线月投片量定为14万片并不奇怪。而夏普评估的广州11代线,声称要建成全球最大的面板线,以鸿海群创的经验,业界预估未来夏普这条产线的月投片量可能高达16万片。
11代面板线主要用来生产65英寸和75英寸及以上的电视面板,主要竞争未来的客厅电视市场,也是下一阶段智能家居的主要入口之一,因此布局这些产能的除了京东方外,其它几条产线后面都有OEM厂商的身影。而且即便是京东方,也早就开始了自建终端品牌的动作,一直对外宣称要从面板产业升级到半导体产业,再拓展到终端品牌和智慧社区系统整合。
然而刚被鸿海重组的夏普,原来的产能刚刚开始重新激活,并宣布旧线扩产,再建新线之际,却出人意料的对外发出了十分强硬市场动作,主动宣布停止未来重要竞争对手三星的电视面板产能供给。
据南韩媒体朝鲜日报日文版14日报导,夏普已在上周向三星电视事业部门发出上述通知知会三星电子,从2017年起全面停止供应电视面板给三星。三星随即召开了液晶面板的采购供应对策会议,并派遣主管相关事务的人员到最主要的竞争对手LGD协商面板产能分配事宜,有消息人士表示,LGD也答应了三星的部分供货请求,打破了双方之间长期竞争形成的互不供应面板不成文规定。
三星电视事业部门现在有约10%(400-500万片)的电视面板由夏普SDP的10代线生产,占了夏普总产能的五成左右。鸿海收购夏普后,立即启动了回购夏普电视品牌海外使用权和组装厂产能动作,积极恢复夏普电视的产能。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与夏普合作10代线时,就曾表示鸿海和夏普联手就能战胜三星,显示鸿海一直视三星为重要的竞争对手。
三星目前的面板产能重心主要放在了中小OLED面板上,继续维持其手机和平板的OLED面板市场霸主地位。而其LCD电视面板早前虽然也有讨论是否继续新建10代线或11代线,后来评估自己新建产能的成本不如中国本土的面板厂商后,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再新建高世代面板线的计划,改为电视面板向中国面板厂商京东方等面板企业公开竞价采购,并入股包销了华星光电的电视面板产能。三星自己在液晶电视上则转为专注量子点等色彩增强技术研发上,以显示效果来改善用户体验,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正是如此,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鸿海未来极有可能借助夏普的先进液晶面板技术,推出功效更低的大尺寸电视,来因应未来智能家居适应新能源的需求,并以此为特点,压制量子点技术较为优先的三星,赢得未来更多的市场。
目前电视面板的产能现状是三星、LGD产能最大,台湾面板企业排在第二位,中国大陆处于第三位,日本面板基本上没有新的产能规划。本来随着中国大陆本土企业新建的产能后续释放出来,中国大陆的面板产能有望超过台湾,上升到第二的位置。
但随着制造了全球一半电子产品的最大代工企业——鸿海重组夏普变数,加上中国最大的面板企业京东方明确表示以后不再参与面板产能竞争,未来的面板产能格局如何变化也成了未知数。
在液晶电视领域也是一样,中国电视企业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中低端市场产能,台湾则主导中高端的OEM电视组装代工,三星、LGD和日本企业依然垄断着高端的液晶电视市场。
不过随着目前OEM代工企业对面板产能的控制力加强,未来电视面板市场走向变得更加扑溯迷离,并且随着OEM代工企业往品牌终端方向发展,液晶电视市场也将随着电视面板的产能格局变化,产生难以预料的市场竞争新局面。如何应对这种不可控制的竞争局面,对中国本土的液晶电视厂商和电视面板厂商来说,将是未来几年内十分关键的具体市场策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