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美的、海尔、格力、奥克斯寻业务新蓝图,跨界光储三大优劣势解读

潮电智库 2024-06-25 14:06
阅读(7949)
导语从去年开始,“内卷与过剩”成为储能行业的关键词。价格战愈发激烈,储能行业正经历洗牌期。入局储能,就意味加入一场出清战争。
 

市场环境高度饱和,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视等家电产品的创新已近瓶颈,光储板块则当仁不让地成为家电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美的、海尔、格力、奥克斯、TCL、创维等家电巨头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跨行业的能力,现均进军光储行业,纷纷携家庭能源解决方案新品亮相SNEC 2024和刚刚结束的Intersolar Europe 2024。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欧美发达国家政策推动叠加居民刚需,微储产品正快速渗透为“家用电器”,走向欧美地区千家万户,而传统家电行业的产业链也是落在C端用户群体。

 

一位储能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潮电智库表示,从用户画像和底层技术方面来看,家电企业来做储能产品都有优势。

 

家电企业跨界光储主要通过成立新能源品牌子公司、收购这两种方式。例如,最早拓展光储业务的海尔从2015年开始相继成立了海尔太阳能、日日顺乐家、纳晖新能源等公司来布局新能源业务;格力、美的则以资产并购的方式迅速入局。

 

但如今储能行业日益内卷,家电企业也承压不小。

 

潮电智库在此从优势、劣势两个角度分析家电企业跨界光储的前景和挑战。


渠道资源丰富,资金链路雄厚


科陆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美的在技术渠道上都会给予帮助。在海外资源部署上,美的战略投资部协助科陆电子来评估海外建厂的可行性和成本投入。

 

家电企业在海内外的广阔销售渠道有利于其光储产品的市场渗透,同时可利用品牌影响力在现有的大量用户群体中推广,业务拓展迅速。在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方面,家电巨头也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美的入主后,利用其全球家电销售渠道和网络,为科陆电子迅速打开了市场缺口,加快出海步伐。科陆电子去年储能业务毛利率为25.36%,同比增长11.31%,盈利能力开始显现。


品牌影响力大,强化技术赋能


家电巨头不仅资金实力强,还能以自身原有技术为储能业务赋能。

 

在光伏技术方面,美的集团结合其在温控产品方面的经验,开发了储能热管理液冷机组,主要应用于能量密度较大的集装箱类储能。

 

2021年,格力研发出“零碳源”空调系统,背后是其“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的技术体系。

 

同时,美的、海尔、格力等都利用品牌影响力从大型项目开始快速入局储能市场。例如海尔全资控股子公司纳晖能源参与了合肥海尔电冰箱5MW/10MWh储能项目,该项目是海尔全国工厂园区首个用户侧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投资侧重相对保守,难敌老牌强企


储能业务于家电企业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这影响了企业在资金分配上的决策。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出于回报率和风险考虑,家电企业在初期对储能业务持谨慎态度,在研发投入上则会较为保守。

 

储能行业发展迅速,研发投入未及时跟上则很容易面临产品落后风险。

 

从去年开始,“内卷与过剩”成为储能行业的关键词。价格战愈发激烈,储能行业正经历洗牌期。入局储能,就意味加入一场出清战争。

 

老牌企业在工商储、大储、户储市场均已有深厚布局和产品技术积累,而家电企业要想从中创出一片独特竞争优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困难也不少。

分享到
下一篇:泰国产业调研行之泰国电子产品集散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