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折叠屏手机大热 国内所需核心设备材料仍被卡脖子

手机报在线 2019-03-01 17:07
OLED面板 OLED设备 OLED材料 5G折叠屏手机 阅读(5070)
导语尽管OLED国产面板企业进入放量阶段,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上游的设备端和材料端,国内企业尚未取得有效突破,国内中下游的产线建设和产品生产依然具有较高的进口依赖性。
   在智能手机增长乏力的大势下,不少手机厂商都将目光瞄准了手机外观形态变化较大的折叠屏。巴塞罗那当地时间2月24日,华为推出了业内期盼已久的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而在华为发布新品的前几日,三星也在美国发布了折叠屏Galaxy Fold,率先抢了折叠屏手机的风头。
 
  提到折叠屏手机,就不得不提到OLED面板。此前OLED面板主要被韩国三星和LG垄断。近年来,以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开始发力,国产面板企业良率持续提升,如今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的柔性OLED面板已经成功进入多家国产手机供应链,并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
 
  尽管OLED国产面板企业进入放量阶段,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上游的设备端和材料端,国内企业尚未取得有效突破,国内中下游的产线建设和产品生产依然具有较高的进口依赖性。

  国际龙头掌握OLED关键材料市场
 
  整个OLED产业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设备制造、材料制造与零件组装,中游为OLED面板制造、模组组装,下游为显示终端及其他应用领域。在上游材料制造领域,又分为ITO玻璃薄膜、OLED有机材料、偏光板、封装材料。
 
  其中,OLED有机材料和设备是OLED最主要的成本构成。群智咨询(Sigmaintell)资深分析师吴淑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OLED核心的材料设备主要还是在国外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其他的话,国内从设备精密度、材料寿命等等都还存在差距”。
 
  以OLED有机材料为例,在OLED材料加工链内部,各个生产环节的细分行业壁垒不断提升,从充分市场竞争的大宗原料逐步向精细产品合成,至中间体、粗单体、单体延伸,最终交由面板厂进行多种产品的蒸镀印刷。
 
  然而,记者注意到,以濮阳惠成、万润股份为代表的国内OLED发光材料厂商主要集中在中间体及粗单体阶段。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际上在OLED材料采购方面具有明显的企业及产品资质限制,国际化工巨头三星、LG化学、韩国德山、陶氏化学等企业基本垄断了OLED成熟单体市场,而国内企业受到材料专利权的限制,目前还难以介入到贴近面板企业采购的高端材料行业中。
 
  除了有机材料端外,记者了解到,OLED上游部分设备同样有赖于进口。以蒸镀为例,蒸镀是OLED制造工艺的关键,其决定了OLED面板像素点分辨率和良率,因此真空蒸镀机就如同OLED面板制程的“心脏”。
 
  然而,目前全球中高档蒸镀机被日本Canon Tokki、韩国Sunic System、YAS、SFA等企业垄断,产能严重受限。其中,Canon Tokki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OLED设备供应商,它近乎垄断了高端OLED制造所需的真空蒸镀机。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2017年以前,三星独家买下Canon Tokki全部年产能(3~4台)。直到2017年Canon Tokki扩产至9台,LGD和京东方才能分别拿下两台。京东方成都G6在2017年第一季度导入首台Canon Tokki蒸镀设备。
 
  不过,也有别的面板厂商采取了其他制作工艺。2018年6月,柔宇科技宣布投资约110亿元的全球首条类六代柔性显示屏生产线在深圳成功点亮投产。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柔宇的生产线并未使用Canon Tokki的蒸镀机。至于具体采用了何种工艺,樊俊超称不便透露。
 
  国产化替代加速
 
  奥维睿沃(AVCRevo)高级分析师哈继青告诉记者,“目前,国内OLED面板产线投资刚兴起不久,相关工业基础薄弱,OLED设备发展比较晚,OLED材料验证时间久,OLED关键设备和材料仍然大部分依赖进口,只有一些搬运设备、检测设备、切割设备等非关键核心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哈继青表示,一般产业配套的发展与产业本身的发展现状是紧密相连的,OLED面板企业越强大,OLED产业配套越健全。随着国内OLED面板企业不断变强,会带动OLED核心配套的国产化,打造国内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已开始研发OLED核心配套,其中部分企业后道设备已经进入产线了。
 
  “2019年国内有两三条新的OLED生产线将量产,再加上原有的一些OLED量产线,将带动国产OLED出货的提升。未来两三年,随着这些产线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中国面板厂商对OLED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哈继青解释称,“近几年来,阿格雷亚、奥来德、卢米蓝、烟台显华、西安瑞联、鼎材科技、三月科技等三四十家国内企业纷纷涌入OLED材料市场,甚至一些液晶材料厂商也开始涉足OLED材料市场,希望分得一杯羹。而且OLED面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动力去推动OLED材料国产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强力新材、万润股份等材料厂商凭借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陆续突破终端专利材料,开始进入国产产线的认证及量产供应阶段。
 
  万润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应称,“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成品材料在下游厂商进行验证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放量验证阶段,是否能够批量供应尚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家上市公司强力新材则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昱镭光电合作成立子公司常州强力昱镭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力昱镭)。2018年半年报显示,强力昱镭现阶段OLED升华材料已经量产,已进入国内主要OLED面板厂的研发线及生产线。
 
  “目前,国内部分OLED材料企业已经实现了一些突破,部分材料已经导入到量产线,未来采用国内OLED材料的比例也会相继提升。像维信诺PMOLED刚开始一半以上材料需要进口,但是现在90%的PMOLED材料都由国内企业提供。”哈继青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下一篇:活动邀请函:5G/AMOLED可折叠手机产业技术与创新应用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