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生物识别技术聚焦在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和3D结构光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7-28 15:07
生物识别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 3D结构光模组 阅读(30870)
导语今年中期OPPO、vivo等厂商相继发布旗舰机型,将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分别升级为3D结构光、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从而实现无刘海全面屏的真正落地,更显示出生物识别技术升级的迫切性。
   生物识别技术量产赛跑:多元技术形态将长期共生。除了各类官方发布的证件,如今能成为识别个人身份的ID更多拓展到了人体本身,包括面部、指纹、虹膜、静脉等。其中应用最多的便是手机终端,相关技术普及和迭代近两年正在加速。
 
  随着国产头部手机厂商在设计和技术领域的探索走向深水区,由此引发产业链上游相关公司的技术量产暗流涌动。
 
  近日,丘钛科技(01478.HK)发布公告,宣布实现3D结构光模组和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量产和销售,随后引发股价大涨。
 
  这类主攻生物识别相关技术应用落地的厂商在研发方面正加大投入,成为影响到短期内利润变化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则是技术真正量产和商用环节的推动进展。
 
  今年中期OPPO、vivo等厂商相继发布旗舰机型,将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分别升级为3D结构光、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从而实现无刘海全面屏的真正落地,更显示出生物识别技术升级的迫切性。
 
  在这片技术主导的市场,各细分龙头厂商正跑在量产的赛道上。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屏下指纹方案已被vivo、华为、小米等厂商采用,预计未来3年屏下指纹产业将迎来爆发,2018-2020年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1%、8%、15%,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美元。3D结构光面部识别方案,鉴于未来将向AR/VR、人机交互等领域拓展,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渗透率达25%左右。
 
  量产加速
 
  丘钛科技在前述公告中表示,今年7月公司成功取得一家中国领先智能手机品牌制造商的首批3D结构光模组批量采购订单和备料需求指示,数量合计超过一百万颗;并成功取得另一家中国领先智能手机品牌制造商的首批屏下指纹识别模组批量采购订单和备料需求指示,数量合计超过七百万颗。
 
  同时还称,公司董事认为,为智能移动通信终端提供3D影像能力是集团持续努力的战略方向之一,发展3D结构光模组和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业务将会令集团业务更多元化。
 
  从应用层面来看,这两个领域是对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的升级版,此前已将相关技术落实到手机终端的厂商包括算法领域厂商汇顶科技、奥比中光,模组和封装领域的欧菲科技、舜宇光学等。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陈彦尹26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最成熟的自然为具备模组量产经验的欧菲光,其已与新思、汇顶合作导入vivo、华为、小米的手机中。在丘钛入局之前,整体屏下指纹识别市场可以说是欧菲光一家独大。放眼未来,还会有台湾地区的业成科技,借助高通的超声波技术加入战局;现有经营指纹识别模块市场的信利、合力泰、东聚、凯尔等都会是未来非常有潜力的业者。
 
  在此前发布的年报中,舜宇光学方面表示,集团基于深度感知领域所开发的飞行时间(“TOF”)模块和结构光模块以及双目立体相机均已实现量产,并已用于智能手机、无人机及AR/VR等领域。
 
  欧菲科技方面则称,3D sensing将带来相关摄像头产业链未来5-10年的快速渗透期。
 
  这里提到的TOF、结构光和双目正是另一个领域,3D视觉成像的三种主要技术,也是当前诸多已上市或创业类公司竞逐的方向之一。
 
  “3D视觉是一个新的技术方向,相关技术和落地应用远没有成熟,我们也是在不停探索过程中。”一位在3D视觉领域的创业者如此向记者表示。
 
  3D视觉领域技术的量产提速,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在发布的iPhone X中应用了该项技术。
 
  奥比中光相关内部人士26日向记者介绍道,该公司在2015年底便实现了3D结构光技术的量产,公司创业团队核心技术人员认为,未来该技术将率先重点应用到手机上,基于此,对相关芯片生产环节进行了逐步迭代。但在2017年前期,奥比中光方面将相关方案递交手机厂商时,并未获得重视,直到苹果的新品推出,“之后就有很多手机厂商找到我们了。”据该人士称,“奥比中光是国内第一家批量送样3D结构光解决方案的公司,此前3D传感技术一直被苹果、微软、英特尔三家巨头牢牢把持,奥比中光的突破相当于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
 
  多形态并存
 
  虽然当前国产厂商率先应用的技术聚焦在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和3D结构光领域,但目前尚未出现某一个领域独霸市场的表现。不过电容式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将逐步被替代,被业内认为是一个趋势。
 
  根本原因之一是成本。当前搭载了带有前述两项新技术芯片的手机终端,均为头部手机品牌的高端旗舰甚至是定制版旗舰,也正是基于成本的考量。
 
  汇顶科技内部人士26日向记者解释道,“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成本偏高一些,但良率尚未有电容式高。且搭配的屏幕面板,尚且只有三星、天马等厂商可以提供匹配,所以现在用在高端旗舰上多。”
 
  陈彦尹也向记者分析,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早在2016年前便有行业从业者投入,但在2017年底-2018年初才有手机搭载,主因是过往良率不足及相关业者投入不够。随着手机行业需求扩大,终于让供应链上各相关业者正视此技术,也愿意大量投入资源来提升良率及研发更低成本的方案。2017年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成本尚需12-15美元,而2019年将会快速下探至8美元以下。
 
  “可以确定的是,最高端的旗舰机种有能力承受这两种技术的成本。至于各品牌中高阶机种,2019年预期会看到不少3000人民币以下机种搭载屏下指纹识别,相关技术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会持续精进。未来若与3D视觉技术有关的成本能力、结构设计能力等因素也得到大幅提升,在中高阶机种中,将更有可能看到3D人脸识别取代2D人脸识别。”陈彦尹补充道。
 
  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这种观点基本为业内共识,前述汇顶科技人士便告诉记者,“按照我们董事长的观点,今后多生物识别是一个趋势。现在很多高端旗舰机不仅用屏下指纹识别,还有3D结构光甚至多种芯片同时出现在一台手机中。”
 
  丘钛科技则在年报中指出,虽然指纹识别模组销售规模明显扩大帮助降低了边际成本,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仍导致指纹识别模组的毛利率有所降低。由于3D模组成本可能更高,且供应链需要时间完善,而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可能仍然会是智能手机标准配备的重要选择。
 
  “3D感测做为一项新的概念,目前仍处在‘待市场验证’阶段,未来是否能真正成为主流还未可知。关键还是在厂商推动的决心是否够大、背后是否有主流公司参与。”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黄敬哲这样告诉记者。
 
  诺为咨询CEO李睿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觉得具体用什么技术,包括怎么实现,这都不是重点,体验才最重要。对于这种性质的技术我比较认可,这是进步。但我暂时对3D视觉技术持保守的观望态度。因为目前手机市场已触及天花板,品牌厂商会认为发展量没有太大空间,因此会更重视利润,而不是想着去烧钱。”
分享到
下一篇:内存要降价:大厂都忙着扩大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