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京东方当期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88.93%至1.08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则下降254.05%,亏损高达13.57亿元(本文仅指扣非净利润的亏损)。
京东方似乎陷入了一个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笔者梳理发现,京东方自200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2001年—2004年四年属于盈利状态,但2004年扣非净利润下降六成多。2005年和2006年两年亏损。2007年盈利。2008年—2012年连续亏损五年。2013年—2015年盈利三年。
京东方是中国最大的面板制造商,其2014年和2015年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板领域连续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15年,其电视面板市占率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同时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
遗憾的是,京东方新一轮亏损期或已开启。尽管其2015年全年是盈利的,但扣非净利润却是同比下降66.42%,而且从第三季度的负1.68亿元,增加到第四季度的负7.95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再度增加到负13.57亿元。京东方亏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出现了环比、同比下降,尤其是2016年第一季度表现明显。
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从2015年开始,面板行业陷入了成本上涨,价格却一直低位运行的状态。比如主流的32寸液晶面板价格,从2015年初的100美元降至目前的52美元,降幅近50%。40英寸、43英寸、48英寸和55英寸的液晶面板价格均不同程度出现下降现象。“这导致京东方、华星光电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大幅下降。”
近年来,京东方开始布局有机电激光显示(俗称OLED),多个项目是今明两年才能投产。那么,京东方押注的OLED能否让其破除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呢?
盲目扩张是亏损根源?
面板行业,韩国和日本一直扮演着领跑者角色,中国则扮演着跟随者角色。因此,中国面板企业常常面临项目“上马就落伍”的尴尬处境。
京东方的扩张也常常伴随着争议。京东方还在固守阴极射线管(CRT)时,国外已扩展液晶面板5代线;京东方5代线产能达到最大时(俗称满产),国外已经在中小尺寸上有了OLED;京东方8代线尚未兴建之时,日本的夏普已经在建10代线。
在2008年—2012年京东方处于亏损期间,其投资热情却是高涨。有观点认为,京东方是越亏损规模越大。比如2008年9月,京东方联手合肥市政府及当地国有企业联合投资175亿元建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当年,京东方亏损高达10.19亿元。
在此期间,国家提出要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200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提出国家将安排引导资金和企业资本市场筹资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并举,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
京东方也不会错过搭政策“顺风车”的机会。2009年8月,京东方再次联手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兴建投资了第8代TFT-LCD生产线,该项目投资总额则高达280.3亿元,建设周期为26个月。也就是2011年11月以后才能投产。
据京东方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合肥6代线于当年4月实现满产,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当年底通过工艺技术提升,实现月产能10万片玻璃基板。与此同时,北京8.5代线也于当年底实现30K满产,综合良率达90%以上。两条生产线也给京东方带来了不小的收入,分别是47.70亿元和1.3亿元,占当年京东方总营业收入的37.44%和1%。
但两条生产线却未给京东方带来多少利润。据京东方2011年、2012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合肥6代线2011年的营业利润是负14.81亿元,净利润是负11.47亿元。北京8.5代线的营业利润是负3.19亿元,净利润是负2.87亿元。2012年合肥6代线净利润虽然扭亏为盈,实现1.24亿元,但营业利润继续为负,为负3.18亿元;北京8.5代线营业利润还有恶化之势,达负3.62亿元,净利润也为负2.07亿元。
京东方对自己的扩张行为“太猛”似乎也有所发觉。2010年9月,合肥市政府在京东方6代线建成之际,又提出了兴建8代线的构想,并成立了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京东方只是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该项目10%股权,但被各界理解成了京东方的又一个面板生产线项目。一个月后,京东方就此专门发布了一份提示性公告,澄清其与该项目的关系。当然,最后这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还是在被京东方多次增资后成为其旗下的一条生产线。
押注8代线是京东方的又一不佳选择。2013年全国已有6条(含在建)8代线之际,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高鸿锦曾表示,中国液晶面板生产线还能建1—2条。但京东方第三条8代线,即总投资147亿元的福州8.5代线项目却是迟至2015年12月开建,此时中国已经有了8条8代线。
“2014年之后再投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属于战略短视行为”,刘步尘表示,因为产能过剩加重,2014年后,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这已经直接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盈利能力上有所体现。同时,国际厂商正在发力OLED,OLED电视发展越快对液晶电视的冲击就越大。
押注OLED
面对液晶面板的市场疲态,京东方也在选择新的方向。
2016年3月19日,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第17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透露,京东方今年将发力OLED技术,一方面布局柔性显示,另一方面,下半年将量产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以在OLED技术领域获得话语权。
OLED是一种具有更加轻薄、省电、高性能等特性的面板。比如,智能手机的最大痛点是待机时间短,因此手机厂商都希望以薄型、无背光源的AMOLED面板取代液晶面板,进而降低系统功耗,并腾出更多空间摆放大容量电池。OLED则被视为继液晶面板、等离子显示板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OLED将广泛运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领域。
目前,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厂商则尚在起步阶段。这对于京东方来说或许是个利好。2013年11月21日,京东方投资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点亮投产,这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设计产能为每月5.4万片玻璃基板,产品定位主要为中小尺寸低温多晶硅技术(俗称LTPS)及AMOLED高端显示器件。这被认为是中国自主创新、自主技术的全球最先进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
但初期效益却不乐观。据京东方2013年、201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3.05万元,净利润548.13万元,但营业利润是负5292.23万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6万元,但营业利润是负12347.89万元,净利润也是负9805.11万元。
这并未影响京东方押注OLED的热情。2014年12月,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将斥资220亿元建设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而且是全部由京东方出资,这与其在液晶面板项目联合地方政府投资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并于2016年2月再追加245亿元用于该项目二期工程,且将主要产品变更为AMOLED显示产品,建设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2017年投产,两期项目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
京东方笃定此次投资能够获得巨大利润。来自全球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AMOLED出货量达4533万片,营业收入达11.89亿美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104%和122%。因此DisplaySearch估计,2016年,OLED市场规模可达到161亿美元,其中AMOLED销售收入将达到157亿美元。京东方对此声称,成都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是京东方抓住了“扩充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
但要想获取OLED市场的更多利润,也不是那么容易,京东方仍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挑战。比如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其投资的4.5代LTPS/AMOLED生产线已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批量生产。此外还有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的5.5代线,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的4.5代线,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的2.5代线和4.5代线,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的4.5代线等。
不过,中国大陆将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据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IHS公司预测,2018年,中国厂商在OLED市场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2%跃升至15%。业内人士认为,随着OLED面板成本的下降和产能的提升,OLED产业也将得以迅速发展。这对于京东方来说将有一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