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来了索尼缺货的大好机遇,但又面临着集团新体制下的结构性改革,东芝图像传感器(CIS:CMOSImageSensor)业务就这样带有一些悲情色彩的扼腕于无奈之中。
在传闻数天未被当事双方证实之后,来自28日消息,东芝与索尼证实宣布签署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证实双方将就东芝把部分位于日本大分县的半导体制造设施、设备及相关资产以及其他相关设备、资产转让给索尼的事宜进行谈判。
东芝于当日股盘后发布新闻稿宣布,将针对系统整合芯片(SystemLSI)事业以及离散元件(discrete)事业进行结构改革措施。东芝表示,将在截止明年3月底的本财年末,把位于日本南部大分(Oita)的图像传感器工厂出售给索尼,从而退出传感器业务市场,为此,索尼将接收东芝该业务的1100名员工。
据了解,此次交易的价值约为200亿日元(约合1.6615亿美元),此次出售计划也是东芝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重组计划的第一步。
《手机报》记者在联系东芝电子(中国)系统LSI战略业务企划统括部相关负责人时表示,虽然集团总部方面有重大决策更变,但目前国内日常工作仍然照常进行。
“看到这个消息我们都觉得挺突然,目前公司内部还没有下发相关消息和安排,相关项目调试的还是在调试,平台需要验证的也在进行中。”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只是公布了双方签订了一个意向书,一些具体细则还需要后续再谈。
该负责人表示,出售计划将从明年4月1号以后才开始执行,在3月底之前,东芝仍将在市场和生产方面照常进行。同时,在4月1号以后,原有已销售产品和一些客户周期长的,不能马上断掉供货的项目,也仍将保持生产和供货。
“虽然工厂转给索尼,但是生产后续还是会延续,某种程度上来说,4月1号之后算是由索尼代为生产。”该负责人说到。
挽回颓势
事实上,在借助上半年索尼缺货的契机,东芝CIS业务国内市场一直在努力挽回过去几年暗淡无光的局面。
东芝在8月20-22日于深圳大中华喜悦会展中心,由《手机报》主办的“2015首届全球摄像头(深圳)博览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已坦承,Sony的缺货正是东芝在中国市场快速跟上的一个绝佳机遇。
在图像传感器业务上,东芝将注意力和精力真正转移到中国,还是从3年前开始。在此之前,东芝集团将客户重点和精力一直集中于几大国际品牌客户身上,这让东芝错失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主力由国际厂商转向中国本土厂商的前期市场红利,也让Sony迅速站稳了中国市场主力的地位。
直到2012年,东芝才开始布局中国手机市场,开拓市场以及产品输送。但日系半导体企业的思维在该快速适应本地化,以及跟上全球手机市场发展转向中国的步伐的时候,却没能跟上。
从今年初开始,借由索尼缺货,想要一举挽回在此之前的差距的东芝,则从加快新产品开发进度以及各种展会中开始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以及业内影响力。
在产品方面,今年东芝加紧开发了多款支持PDAF技术功能的极小面积芯片,专注于高灵敏度、高画质以及高速自动对焦的PDAF几大方面,同时还开发了面向车载摄像头的高动态范围传感器的开发和销售推广。
过去的大半年,境况确实有所好转。在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之后,上述东芝中国负责人直言,国内业务今年起色很快,发展甚为迅猛,从此前只有了了几个客户,到如今已经覆盖到了除中兴以外的国内其他前几位的大客户。
但无论如何,即使抓住机遇,相较于专攻图像传感器的索尼,东芝也仍只是做一个努力“跟上”的跟随者,过去几年落下的差距仍难实现反转。
智能手机拍照功能从当初的VGA阶段也在近3年间快速发展到13M像素成为如今主流,占据主导地位的上游CMOS芯片品牌在几年之间也大者更大,凭借足够优势的Sony如今在整个全球图像传感器领域已占近半壁江山。
来自日本调查公司TechnoSystemsResearch的统计显示,2014年东芝的CMOS传感器全球份额(按金额换算)为1.9%,索尼为40.3%。韩国三星电子也在追赶,索尼通过积极投资远远甩掉其他竞争对手。
没有优势
希望快速从无甚声色中迅速脱颖而出,东芝在过去半年中有一些成绩,但过去几年的籍籍无名,业界中如今仍然没有太多人了解东芝的“优秀之处”。
“东芝没有太多产品,也就是两三颗产品,做的不多,8M的有一部分,在极少数品牌客户那边有点货,13M的应该量产的不多。”一位深圳模组厂负责人在接受《手机报》采访时表示,东芝一直不温不火,跟OV和三星差不多。
一位接受采访的二线模组厂常务副总经理表示其以前有少量用过,但总体来看,东芝产品并非十分出众,价格也无太大优势。
中兴通讯一位不愿具名的产品负责人在接受《手机报》采访时表示,作为东芝大客户之一,中兴采用东芝图像传感器已经有几年时间,作为用量较大的8M芯片,目前用量接近1kk每月。
“没发现啥大问题,跟OV的基本是一个水平,日本的产品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东芝的市场份额就是没有上去。”在该负责人看来,东芝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还是推销力度不够,另外,时机没有赶上也是导致过去几年东芝CIS业务在国内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这与上述深圳模组厂负责人看法相近,在其看来,东芝过去几年未能取得较好的市场效益问题在于日本企业在营销方面一直是弱势。“包括营销、备货,日本企业都是比较弱的,要不就像索尼一样,做技术指导型,做跟随者,日本企业做不来。”
奇酷产品规划经理赖路平认为,东芝是有技术实力,也有增长能力,只是消费市场业务没有做好。“可能跟市场策略有关系,东芝是一个大集团,单个产业相对来说,重视度没那么高。”
在上述二线模组厂常务副总看来,东芝在市场上没有较好的反响在于与同级芯片厂相比,东芝在多方面均无优势。“没有很明显的优势就占不到优势,价格力度不够更难谈其他特色,本身没有突出的强项,又推广不到位,就根本看不到优势。”该高管直言。
“东芝对这块市场没有抱太大希望,所以他们肯定就会放弃不做,半导体业务基本上看后续趋势,如果后续没有发展前景他们肯定会选择放弃,尤其像东芝这种大集团公司,他们有更大的战略目标,肯定会把优势资源集中到最优价格、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上。”在谈到此出售案时,一位芯片代理商表示。
据其了解,东芝主要出货产品为8M以及13M芯片,其中8M占据较多,在8M市场部分,东芝与三星、OV以及SKHynix同时分羹这部分市场,但其占比却很小。
“OV和三星其实在去年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加大力度,三星表现最为明显。”上述中兴产品负责人表示,索尼的缺货其实从去年底就已经开始,在随后的更换货源过程中,三星成为其中选择最多的更换对象,而东芝则在这一波中却没能跟上。
“东芝的在国内CIS部分的份额可能连10%都没有,因为他低端也不做,做一些中高端的产品,但是在中高端水平上也不敌其他几家灵活和反应迅速。”一位业界评论人士如此表示,虽然东芝的目标是索尼三星,但其宣传推广力度还是不行。
在上述东芝中国负责人看来,虽然不足为外人道,但内部相关部门其实默默承受了很多。但无奈之余,此前耗费的人力、精力以及付出的努力只能配合东芝集团此次结构性改革和重组的调整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