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针对自家部分型号手机推出了手机以旧换新服务,却因回收价格的“惨不忍睹”饱受网友诟病,尤其是小米1仅10元的回收价格,虽然立即补救性追加100元的补贴,但仍旧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让网友们纷纷质疑如此对待第一批用户诚意何在。而乐视紧随其后也推出了这项服务,一时间以旧换新成为热议话题。
在家电行业持续多年,以旧换新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不少消费者也早就有了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也能支持这项服务的期待。毕竟相较于使用年限较长的大家电来说,手机更换的频率更高。
就目前来说,闲置的手机若想出售,主要有三种不同渠道:
厂商与销售平台以旧换新服务(如小米、乐视、华为、京东等)
二手商品交易网站发布信息(如闲鱼、赶集网、58同城等)
个人社交平台熟人交易(如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
手机能卖多少钱?
这或许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了。笔者浏览了小米、乐视、华为、京东等几家手机厂商和销售平台的以旧换新服务页,各家网站均对于眼下热门回收机型给出了平均价或最高价。而用户的手机究竟价值几何,需在估价页面根据厂商预设的手机折旧情况进行选择填写,得出最终定价。
为了了解不同渠道的价格差异,笔者在闲鱼网选定了卖家描述较为详尽的小米4、iPhone6、三星galaxynote4各一部作为样本,在提供以旧换新服务的厂商页面分别对样本进行了估价,得出比价结果如下:
(注:京东抵扣方式分为京东卡和E券,故有两种价格)
与之前料想的不同,除了小米4与卖家给出的价格相差较大外,另外两部手机的差价最小值仅在200元左右,而三星galaxynote4的估价则高出了卖家给出的价格。
在对样本估价进行测试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手机定价的参考标准其实大同小异,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外乎手机型号、版本(包括网络制式及内存)、功能是否正常、外观磨损情况、屏幕与触控是否正常、质保维修情况、特殊损坏选项等。部分平台则将包装与原装配件也纳入了评估范畴。
因此,闲置的手机是否能在以旧换新服务中得到一个好价钱,主要还是与手机的型号配置与使用保养情况相关。那么如果厂商给出的估计高于自己的心理价位,是否就一定划算,反之就一定吃亏呢?
现金or换新券?
既然是“以旧换新”服务,厂商们的出发点无疑也是抓住老用户这个群体,促进新机的销售,因此无一例外,都是选择了换新券而非现金的模式。相对于另外两种模式直接以现金交易而言,这无疑也是以旧换新的最大局限。
由于厂商将旧手机“出售”的金额使用限制在自家平台之内,未来是否有打算购买特定品牌新机就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的多家厂商和商家之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了发放换新券或充值至商城账户,且可多次使用不过期的政策,但其中京东提供京东3C京券和京东E卡,两者均有有效期且仅限一次性使用,乐视则采取抵扣券+现金组合的形式,并提供多种不同组合方式可供选择。
同时也有厂商针对新机提供了抵扣价的优惠活动,因此针对回收手机给出的评估价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同时也需要考虑抵扣方式和同时推出的其他优惠活动进行综合比价,尤其是一些抵扣使用的特殊限制,需要特别关注。
待价而沽or一锤定音?
除了价格方面的比较,省时省心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无论是在二手交易网站还是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交易信息,都是由卖家设定一个心理价位,同时对于手机的购买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等待买家的出现。通常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尤其是个人社交平台内,信息覆盖面更为有限。适合对价格更为敏感的卖家,掌握交易的主动权,抛出价格,接受买家询问商讨,而并不急于将手机出手。
而以旧换新过程中,厂商已经设定好估价测评体系,卖家只需按照手机使用情况进行填写就可立即获得手机的估价,但定价主动权掌握在厂商手中,没有商议的余地,属于”一锤定音“,适合对时间比较敏感的卖家,快速便捷。
上门回收or当面交易?
在交易的流程方面,厂商们的以旧换新服务无一例外的支持顺丰包邮,小米、京东、乐视则同时支持上门回收(覆盖范围内),只有苹果只能由消费者亲自前往官方零售店。
从二手交易网站中发布的交易信息中不难发现,多数的卖家更倾向于优先同城当面交易,熟人间的交易方式则更为灵活。
交易安全系数
交易安全也是以旧换新服务最大的优势。二手交易网站中虽然有平台作为安全保障,难免混入一些虚假信息发布,厂商直接回收和熟人之间交易则相对则更有保障。
总结:
在安全交易的前提之下,三种不同交易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大家在出售旧手机时不妨先根据手机情况设定一个心理价位,再通过厂商以旧换新服务页面对手机进行估价,比较后,根据对于是未来否购买指定品牌新机、价格(现金与非现金)、耗时、便捷性的需求,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手机出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