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国产苹果供应链咋办?印度生产iPhone成本降20%?

李星 2019-10-18 11:39
苹果供应链 iPhoneXR 富士康 阅读(13178)
导语过去的几周,苹果一直在不断的测试,以确保印度的工厂可以完成新款iPhone的生产。制造最新一代的iPhone需要提高技术标准和规格,这就是为什么花了很长时间才开始的原因。
   据印度科技媒体ETTelecom称,由于印度的法律鼓励采用本地组件来生产产品,苹果通过将生产转移到印度可让iPhone XR节省约20%的生产成本。ETTelecom还表示,即便这样,苹果并不打算降低其iPhone在印度的售价。
 
  不仅如此,在iPhone XR成功量产之后还将在这里生产iPhone 11。在经过几周的试运行之后,富士康设在印度钦奈(Chennai)的工厂,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苹果的iPhone XR。
 
  在此之前,富士康就需要政府批准的问题进行了数月的谈判,富士康早在今年4月份就初步确认要在印度生产iPhone。
 
  过去的几周,苹果一直在不断的测试,以确保印度的工厂可以完成新款iPhone的生产。制造最新一代的iPhone需要提高技术标准和规格,这就是为什么花了很长时间才开始的原因。
 
  这些印度制造的机型不仅在当地出售,而且还将出口到欧洲市场,使印度成为苹果的全球生产中心。随着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苹果公司将印度视为巨大的潜在增长市场。
 
  目前苹果在印度拥有约2%的市场份额,凭借着优异的拍照和电池续航时间以及更低的价格,iPhone 11在印度市场获得了强劲的增长,预计这一数字很快就会增加。
 
  从2015年开始,苹果一直持续在对印度投资,以降低对中国制造基地的唯一依赖,而让其生产基地多样化。此前,苹果公司选择纬创(Wistron)在印度生产iPhone 6S和iPhone SE两款手机。
 
  但由于印度的制造业政策与电子元器件的进口关税等原因,苹果在印度制造的进度一直很慢,虽然富士康早早就接手了原来诺基亚结束手机业务后的印度工厂,准备为生产苹果手机大展拳脚。
 
  在苹果近几年多次与印度政府协商,以及以三星为代表的多家国际电子品牌企业和ODM\OEM企业不满印度政府的政策,推迟了在印度的新工厂建设进度后,加上今年印度经济增长突然失速的叠加影响,印度政府不得不对先前的各项与电子行业相关的政策进行检讨。
 
  今年8月,印度政府份修改了电子制造行业的相关政策。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单一品牌零售商销售“先进技术”产品,在前三年内可以不满足30%国产化的规定。
 
  为此,10月3日,苹果公司已选定在孟买Maker Maxity购物中心开设其在印度的首家苹果零售店,预计将于明年9月开业。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苹果新机iPhone 11在印度非常受欢迎,印度用户排长队买空了这款手机,印度市场也在苹果公司内部的地位逐渐提升。
 
  苹果和富士康此前曾表示,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共同打造印度苹果产品生产基地,并计划让该基地也成为向全球范围内出口“印度制造”iPhone的据点。同时印度IT和电子部长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印度政府希望iPhone制造商扩大在印度的制造基地,并将该国用作出口重心。
 
  在此之前,中国内地深圳的富士康基地和郑州富士康基地,是全球最主要的iPhone手机生产基地。而中国内地也经常拿这两个基地来作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重要性的标本来进行对比。
 
  不过,印度媒体这报道一出,不管是不是真的可以节省20%的成本,或者能不能节省成本,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苹果真的把iPhone手机生产,开始尝试移出中国。
 
  与上次把Mac电脑产品继续留在美国生产不同,这次移出的iPhone手机产品,几乎代表了整个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制造能力,包括生产技术能力,以及供应链配套能力。
 
  以前,中国内地在中国制造的优势上,一直以自己的成本作为竞争优势。在对标美国市场的时候,就说自己的人工成本低,供应链反应速度快,以对标印度市场的时候,就说自己的产业配套能力强,员工素质高,生产效率成本低。
 
  然而,回想十年前中国内地市场,当时不也是类似现在的印度。
 
  如在电力配套方面,十年前中国内地的企业,同样要面对时不时的停电事故,多数大型工厂同样要建自己的发电车间,每周至少准备二到三天没有市电供应,自己发电才能生产。
 
  至于运输方面,从前段时间超载车把桥压垮的新闻就知道,中国内地的运输成本有多高了,至多是运输时间上,有高速公路网的地方会快一些,而普通路面上,中印的堵车指数就是同期的现在相比,也相差不多,中印的普通路面一样的堵。
 
  另外,中国内地一直认为自己的员工素质高。不可否认,经过2000年——2010年十年的国际大厂培养,中国国内在2010年——2015年间,行业享受了一波充沛的熟手员工红利。也正是这一波在上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不断撤出中国国内过程中留下了大批熟手员工,促成了中国国内电子消费类企业快速发展扩张,完成了承接国际市场产能转移。
 
  然而,这一波熟手员工红利很快就在2016年被中国国内市场消耗光,中国国内的员工荒成为了全行业的难题。如果不是多数企业完成了行业兼并扩张与幸运的接入了资本市场,有了资金实力来对产能进行半自动化技术改造升级,大量节省一线生产员工用量的话,中国制造可能在当时就开始停滞了。
 
  即便是这样,回头再看,中国国内的消费类电子制造业从2017年开始,都是在带伤运行,随着规模与内伤的双重积累,从2018年到现在,消费类电子行业不断有企业爆雷。
 
  而这一切都证明,中国国内并不成在什么员工素质高的普遍现象,否则,一个几亿劳动力人口的国家,不会连到工厂上班的员工都招不到。而这几亿劳动力人口中,还包括了每年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和所谓的职业技校毕业生。
 
  现在中国国内又在高唱所谓的工程师红利比别的国家强,总认为中国国内的制造业体量全球最大,就能解决一切制造业上遇到的所有难题。
 
  然而,不管苹果之前如何强调其产品在中国国内制造所带来的便利,但从目前苹果产品即可以在美国生产,也可以在印度生产来看,中国国内的制造业产能,对于全球市场来说,并不是必需或必然的选择。
 
  实际上,从李星在与制造业内专业人士交流时发现,真正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产地和员工因素并不高,真正的核心因素,更多的是组成生产要素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能力。
 
  更现实一点来说,一套可执行的现代化生产管理制度,完全可以解决所谓的员工素质影响,让多数劳动力人口成为真正的产线员工。
 
  而且,即便是抛开苹果的产品,中国国产品牌手机里,小米、华为、OPPO、vivo等,早就在印度设厂,完成了印度制造转型。从这点上来讲,哪有什么中国制造强过印度制造之说,至少在手机行业里,并不是核心的理由。
 
  并且,当越南和印度每年生产的手机都接近3亿部的情况下,再标榜中国国内的手机制造业有多强大,是不是也有点自欺欺人。而国际品牌为什么会把订单下给中国国内的ODM厂商,其中更多原因,到底是出在哪里,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相信或明白。
 
  当中国国内的中小型ODM厂商和供应链厂商频频出现状况的时候,面对印度制造业从消费类电子行业一点一点的蚕食过来,国产供应链企业也该有些想法才对了。
分享到
下一篇:首款折叠屏手机销售火爆超预期 产业链公司望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