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1月韩国OLED出口中国增长12.8%,国产屏缺货还要持续多久

李星 2019-03-04 11:32
OLED面板 OLED手机显示屏 OLED显示技术 LCD产业链 液晶面板 阅读(5751)
导语据了解,由于中国的面板企业产能迅速增长,加上标准品液晶面板产品在分摊后的制造成本远比韩国面板企业,因此,包括三星和LG两大韩国面板企业,早就开始把部分液晶面板订单转包给中国面板企业生产,三星和LG再贴牌,或制作成模组后往全球市场上销售。
  据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21日表示,1月韩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出口总值同比减少18.2%,为144.7亿美元,出口额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且减幅持续扩大。

其中从出口产品来看,受存储芯片单价下降、系统芯片需求疲软等影响,半导体出口同比减少23.4%,为75.4亿美元;显示屏和手机出口因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分别同比减少12.7%和30.8%。相反,OLED面板和二次电池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4.5%。

从出口对象国来看,面向中国的出口同比减少33.2%,为65.1亿美元,面向美国(14.6亿)、欧盟(9.8亿)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4.2%和4.9%。

据了解,由于中国的面板企业产能迅速增长,加上标准品液晶面板产品在分摊后的制造成本远比韩国面板企业,因此,包括三星和LG两大韩国面板企业,早就开始把部分液晶面板订单转包给中国面板企业生产,三星和LG再贴牌,或制作成模组后往全球市场上销售。

而三星和LG近几年来往中国市场出口的显示屏产品,一般都是高阶产品,或者是中国面板企业暂时没有量产产能的产品,其中OLED显示产品是韩国往中国市场出口的主力产品。

在手机显示屏领域,不管是硬屏OLED产品,还是柔性OLED产品,三星都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2018年中国国内企业原本计划出货总共加起来总不多有4000万片的规模,但是最终全年统计来,由于全行业在产能与良率爬坡过程中,都没有达到预期,实际上的行业出货规模仅为原计划的一半不到。

即便是2019年,行业里大家的口号是出货量翻两番,但从各方从市场上抢夺有量产经验的熟手工程师数量,以及装机设备的稼动率及直通良率来看,业界保守估计2019年国产OLED面板最多出货量也就能翻一倍左右,要达到翻两番的难度仍然很高。

同时由于三星的产能规模与良率优势,即便是中国面板企业已经较为稳定出货二年多的硬屏OLED市场,三星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也具有同样的价格优势,完全没有手机液晶显示屏那样,出现三星的产品在采购成本上要比中国面板企业产品贵出二到四成的问题。

至于柔性OLED手机显示屏产品,实际上在全球市场上三星目前仍还没有对手,即便是有苹果同时支持多家面板企业采用其技术来生产产品,目前看来,也只有三星的技术与产能才能保证苹果的需求,其它的面板企业在真正的量产技术上,仍然与三星有着较大的差距。

不过,三星在OLED领域出同样有它有弱项,在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不管是硬屏OLED,还是柔性OLED,全球市场上能量产的就仅LG一家。LG在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采用了从液晶面板过渡的一种中间技术,即把白光OLED面板作为主动显示驱动单元来设计,再配合液晶显示的CF彩色滤光膜来显示具体的颜色。

实际上,LG也同样把这种技术用在了小尺寸OLED显示屏上,如可穿戴产品智能手表等。不过,由于其显示色域与RGB的OLED显示屏相比,仍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类似智能手机这种高分辨率、近距离观看的产品应用上,LG的这种白光OLED+彩色滤光片的技术容易出现色彩表现不充分的缺点。

并且LG的这种模式,白光OLED的作用与液晶显示器的白光LED背光源效果相近,但在相近的显示效果下,成本却比液晶显示器高很多,可以说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

不过苹果前两年向LG支付的金额为3万亿韩元(合27亿美元),占相关设施安装成本35亿美元的大部分来推动LG也掌握RGB OLED显示屏,这笔交易将帮助LG启动较小规模的OLED显示屏生产活动,量产技术突破后将为苹果手机供应产品。

三星目前主导着智能手机的OLED面板生产,所占市场份额约为95%。三星正准备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OLED面板厂,单线月产能达到了30万片,从而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

另外,由于OLED显示技术在实现柔性显示方面十分便利,因此三星早期虽然放弃了RGB大尺寸OLED的量产技术开发,但并表示三星放弃了大尺寸OLED产品及市场。

从三星的布局上可以看出,三星正在开发一种比LG的白光OLED+彩色滤光膜更进一阶的大尺寸OLED量产技术,其中区别在于,三星采用了类似LED发光原理的技术,把RGB中的一种基本色作为主动显示驱动单元来设计,另外两种颜色则采用由基本色激发荧光物来实现。

其中三星把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中应用成熟的可激量子点发光技术,转移到了大尺寸OLED面板技术领域,只不过原来应用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中白光或蓝光LED光源,变成了主动显示驱动的OLED单元,可激发光量子点层,则是直接加工在主动显示驱动的OLED单元上,或也采用LG大尺寸OLED的模式,制作成另一层滤光膜,再组合在主动发光的OLED发光层上。

虽然三星和LG两家企业都在OLED领域积累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让OLED显示技术成熟的,还是苹果在推动。苹果除了改良了业界的背板技术外,还在显示驱动方面给了行业极大的帮助,通过在多个底层技术层面的综合改良,让OLED产品的量产难度和使用寿命周期两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OLED的商用普及铺平了道路。

实际上,作为取得苹果产品订单的交换条件,苹果也让三星和LG把其积累的量产技术进行对外授权,只要是投资OLED面板产线的企业,都可以花钱从三星、LG那取得量产技术。

正因为如此,从2015年以后,以中国内地企业为主的面板行业,掀起了一波宏大的OLED面板投资热潮,短短几年间,中国内地明确落地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产线,总共投建了约11条6代或准6代线,这些产线成功量产后,加起来的月投片量也接近40万片,产能规模差不多也达到了三星、LG两家目前加起来规划的产能水平。

除此之外,国内面板企业规划的几条11代高世代电视面板产线里面,也有两到三条产线规划里,写进去了将同时兼具生产LCD与OLED面板内容,意味着在量产技术突破后,这些产线也将为市场提供OLED电视面板产品。

这样一来,中国内地面板企业所规划的OLED产能,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三星和LG所规划的水平,这些产能实现后,也将出现类似现在LCD行业的情景,中国内地面板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实现产能领先。

不过产能领先后,整个产业链里的国产替代企业,又有多少能赢利呢?还会不会重蹈LCD产业链的覆辙?
分享到
下一篇:华为P30 Pro前面板曝光:采用双曲面水滴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