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家台资企业在A股成功借壳上市的公司,业绩一直比较稳定的华映科技(1.830,0.00,0.00%)忽然“爆雷”,这源于与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过高的关联交易而导致的31亿的应收账款无法全额收回。
最近,华映科技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也导致华映科技超31亿元应收账款可能无法全额收回,并可能导致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2月21日,华映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公司正讨论降低关联交易的措施、同时面对实控人重整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危机,华映科技也在积极向其他股东寻求建议和援助,该工作人员表示,“控股股东临时爆出重整的事情,对我们影响比较多”,华映科技董秘兼总经理这一周几乎都在“开会、会客、跑各个地方之类的”,以更好地处理本次危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华映科技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的消息发布不久后,在华映科技任职超过8年的董事长林盛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所有职务,彻底离开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林盛昌同时在华映科技和中华映管任职。林盛昌在华映科技担任董事长期间,从未在上市公司领取报酬,而是从关联方处领取报酬。
而这次危机的影响面已超出华映科技。江西沃格光电股份(10.160,-0.13,-1.26%)有限公司12月15日公告称,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847.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27.81万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为828.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98.53万元)。如果上述应收款项可能无法全额收回而导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公司的经营利润将受到相应的影响。公司正在积极与中华映管沟通,要求尽快出具还款计划安排,并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债权申报,并将依法对债务人履行追偿程序,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根据中华映管公开披露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3季底,资产负债率为63.68%。
华映科技超31亿应收账款或无法全额收回
12月14日,华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和控股股东华映百慕大均发生债务无法清偿之事(注:华映百慕大为中华映管100%控股子公司)。
中华映管之往来银行依据授信合约将有权宣告中华映管违约,所有未到期借款将需立即偿还,将更加剧中华映管之营运资金缺口,且将引致全体债权人加速对中华映管催讨债务,致使中华映管营运资金严重不足而被迫停产,有暂停营业或停业之虞。中华映管认为,仍有改变营运模式,重建更生之可能。为确保员工、债权人、股东之权益,中华映管董事会依中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相关规定决议向法院申请中华映管重整及紧急处分。
由于上述信息是华映科技通过公开渠道自主获取的,所以目前华映科技正与中华映管、华映百慕大等相关方进一步核实上述重整事项。
华映科技初步判断,中华映管重整可能导致公司出现的风险有: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公司应收中华映管款项可能无法收回。
近两个月关联应收款逾期恶化明显
截至2018年11月30日,华映科技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4.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50亿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为2.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61亿元)。上述应收款项可能无法全额收回而导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并可能导致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华映科技在10月29日的第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中称,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3.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42亿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为1.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00亿元),针对逾期金额公司按账龄组合共提坏账准备约944.7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499.16万元)。而公司2017年的归属净利润为2.05亿,6499.16万元的坏账准备占去年归属净利润的3成。
这意味着,公司应收账款中,中华映管应收款项余额两个月增加了4个亿,而逾期款项金额却增加4.6个亿,中华映管对上市公司形成应收款项恶化趋势明显。
由于华映科技日常生产经营与中华映管关系密切(2017年度公司向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关联交易占比36.58%,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关联交易占比55.65%),所以,中华映管重整可能对华映科技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
华映科技对实控人依赖度高,关联交易占比超30%
官网显示,华映科技是首家台资企业在A股成功借壳上市的公司,前身是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1月,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5.56亿股股份,重组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股份有限公司(皆为台湾上市公司);重组后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屏、模组及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本次中华映管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导致华映科技应收中华映管款项可能无法收回,这也使得华映科技和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之间长期大比例的关联交易浮出水面。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华映科技借壳闽东电机上市时,华映百慕大与华映纳闽承诺,在2010年12月31日前,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下降至30%以下(不含30%),并在以后年度将上述关联交易比例持续维持在30%以下(不含30%)。
事实上,2010年,重组过程中有关关联交易比例下降的承诺没能达成,理由为“液晶产业的特性以及历史积累问题”;2011年,公司的关联交易比例仍无法降低至30%以下,再次违背重组承诺。
尽管承诺一直没能达成,但是按照华映科技的说法,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关联交易,根据华映科技2017年财报可知,“公司将逐步通过新项目投资,减少对实际控制人的依赖性,降低关联交易。”
近年来,公司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未低于30%。
降低关联交易成空头支票曾被问询,承诺被“补充优化”
2016年4月,深交所对华映科技发布年报问询函,其中提到,“你公司2009年重大资产重组时中华映管承诺进一步减少与你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请你公司说明该承诺的履行情况及中华映管是否存在违反承诺的情形,你公司拟采取的降低关联交易的具体措施。”
在对问询函的回复中,华映科技表示:2014年,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鉴于行业环境、技术等因素已较2009年原承诺作出时发生较大变化,经与控股股东沟通协商,控股股东决定对2009年重组时部分承诺进行补充优化。
根据变更后的承诺,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承诺:华映科技自2014年起的任意一个会计年度内,公司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仅限为日常经营涉及的原材料采购、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入)交易金额的比例若未低于30%,则控股股东需确保上市公司华映科技现有液晶模组业务公司模拟合并计算的每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不包含现有子公司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未来拟并购、投资控股的其他公司),不足部分由华映百慕大以现金向华映科技补足。该承诺自控股股东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丧失对公司控制权之日起失效。
根据东方财富(12.480,-0.05,-0.40%)网计算的数据,上市公司华映科技净资产收益率在2014年到2017年均低于10%。但是,根据公司2014年度以来财报披露,公司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仅限为日常经营涉及的原材料采购、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入)交易金额的比例未低于30%,但其液晶模组业务公司模拟合并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10%。未出现需要补偿的情形。
公司承诺“补充优化”后,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不需要补偿,但上市公司如今却要尝到高关联交易带来的苦果。
华映科技管理层动荡,任职8年的董事长“火速撤退”
在实控人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之后,华映科技管理层发生“动荡”。12月18日晚间,华映科技接连发布两份公告宣告了两位董监高离职的消息。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林盛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公司监事刘俊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2017年财报显示,林盛昌现任本公司董事长、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董事长、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等职。林盛昌自2010年5月13日起担任华映科技董事长,任期终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7日。
刘俊铭于1970年出生,历任泰山食品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师,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师、信息处(PLM系统规划与导入)副理、杨梅厂信息部副理、信息技术处计算机暨网络部副理、稽核委员会副理、经理、处长。现任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稽核委员会处长,本公司监事。刘俊铭自2011年11月18日起担任华映科技监事,任期终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7日。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林盛昌和刘俊铭均同时在华映科技和中华映管任职,在华映科技履职均超过7年,本次中华映管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后,二人均决定辞去在华映科技的全部职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林盛昌在华映科技担任董事长期间,从未在上市公司领取报酬,而是从关联方处领取报酬。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华映管总经理林盛昌于12月17日发出内部信,向全体员工表示:“危机也是转机,华映40多年来面临多次的危机与挑战,我们都能一一克服,相信这次在大家的同心努力下,一定能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步伐,渐入佳境。”
新京报记者 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