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赛迪白皮书: 中国5G市场规模将达1.15万亿 正引领形成全球统一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5-16 09:39
5G标准 5G产业链 5G基站 阅读(6034)
导语今年6月,5G将形成首版完整版标准。中国在5G标准的研发中正在成为全球的领跑者,不过中国在处理器、射频功放、滤波器等核心器件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
赛迪白皮书: 中国5G市场规模将达1.15万亿 正引领形成全球统一标准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实习生 刘洋 北京报道
  
  导读
  
  由于关键指标的多元化,相对4G的单一场景,5G能够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多种场景。这使得5G能够满足未来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用户和行业的应用需求。
  
  5G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赛迪顾问5月15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预计,到2026年,中国5G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高出近50%。
  
  白皮书认为,未来的5G产业链将分为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四大部分。其中,5G基站将包括475万个中低频段的宏站和950万个高频段的小站。白皮书预计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1.3亿辆;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3.8亿,其中5G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9.3亿。
  
  今年6月,5G将形成首版完整版标准。中国在5G标准的研发中正在成为全球的领跑者,不过中国在处理器、射频功放、滤波器等核心器件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
  
  5G催生超万亿市场
  
  白皮书指出,从1G到4G,历代移动通信系统都有其典型的标志性技术,比如3G有CDMA,4G有LTE,然而,对于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能再用某个典型技术特征来定义。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在发布会上表示,5G是通过完善一组技术来提升性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
  
  传输速率上,目前4G/LTE的速率为100Mbps,即使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4G+在试验中的最高峰值也只有300Mbps,而5G的最低速率将达到1Gbps。
  
  5G还可以满足大容量接入需求,5G采用大规模MIMO实现同一空间下更高基站密度和更高频谱效率,在每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内,无线移动宽带系统的容量比目前4GLTE增长了1000倍。
  
  网络延时上,3G网络下手机时延为500ms,在4G网络中为50ms。而5G采用了包含下行传输、上行传输和保护时隙信息的自包含子帧设计,大大降低了网络时延,在理想条件下端到端时延仅为1ms,典型端到端时延为5~10ms。
  
  由于关键指标的多元化,相对4G的单一场景,5G能够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多种场景。这使得5G能够满足未来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用户和行业的应用需求。
  
  基于此,白皮书认为,未来的5G产业链将分为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四大部分,预计到2026年,中国5G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近50%。
  
  具体来说,由于5G高网络容量和全频谱接入需求,大规模天线技术、天线射频模块集成、小微基站和室内分布是基站系统演进的主要方向。白皮书预测,到2026年,这三部分将形成855亿、641.25亿、1050亿的市场规模。
  
  网络架构是5G发展的软性基础。白皮书认为,为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5G网络架构需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其关键在于利用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在4G系统中通信网络设备的投资超过了2000亿元,白皮书预计5G基于SDN/NFV重构的网络架构的整体投资将同比增长30%,达到2600亿元。
  
  此外,白皮书预测,到2026年,5G在光纤光缆、光模块、网络规划运维三方面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889.2亿、997.5亿和1300亿。
  
  5G打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5G的终端设备不仅包括智能手机,更包括AR/VR、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设备等更广泛的接入设备。
  
  中国将在2018年推动5G的规模实验和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白皮书预计5G手机渗透率基本与4G手机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预计2018年5G手机渗透率将达到2%,2020年5G渗透率将达到30%,2024年渗透率将达到75%,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25亿台。
  
  5G高速率、低时延特点,能够有效提高VR/AR的体验,白皮书预计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VR/AR设备出货量将共计达到2356.2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5G正在深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与工业设备、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从而满足用户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5G面向物联网、远程医疗、工业网互联等场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将远远超出4G网络,“我们保守估计在5G网络主建设时期,在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上的投资金额将达到1600亿元。”李朕说。
  
  中国将成领跑者
  
  在5G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的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在部分环节已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但白皮书指出,中国仍存在一些发展难点有待突破。
  
  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5G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方为争夺话语权,正处在激烈的博弈之中。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刘若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5G标准确定之前,5G相关技术、频谱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关产业链只是处于研发、试用阶段,无法真正走向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将完成5G的首版完整标准。至此,5G将打破此前通讯网络不同标准制式的藩篱,在3GPP下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
  
  刘若飞表示,在此次标准制定中,中国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部分领域将起到主导作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此前表示,在5G标准上,中国提出的很多先导性概念获得了认可,目前,中国人在标准组织担任关键职位的有30余个,投票权超过23%,文稿数量30%,牵头项目占比40%。在无线灵活系统设计、无线基础技术、新型网络架构和大规模天线等关键技术标准制定上均做出重要贡献。
  
  白皮书指出,在5G时代,基于先天的市场优势以及技术标准上的超前布局,中国主设备商在5G的网络架构和空口技术、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比如,华为此前发布了全球首个面向5G商用场景的5G核心网解决方案SOC2.0;在商用芯片领域,华为率先发布了符合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预计在2019年推出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机。
  
  不过,白皮书也指出,在产业链的不少细分领域,中国仍存在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刘若飞表示,中国的长处在通信设备的整机制造,以及终端市场上,而在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零部件上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在短期内很难追上,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目前5G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来看,基站和终端等主要环节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某些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射频功放、滤波器等对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
  
  另一个难点则是国内电信运营商可能存在的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中国4G建设刚刚完成,再启动5G,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随着5G的到来,流量将加速贬值,红利逐渐消失,互联网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替代效应也将进一步强化,这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总体收入。
  
  此外,频谱的对接也是一个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虽然已经为5G预留了一定的频谱资源,但仍然不够丰富、优质。如果中国提出的频谱方案不能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频谱方案,需要重新去做另外频段的产品开发,从而不得不面临国内协调的诸多困难,导致中国5G产业发展滞后。
  
  去年11月,中国发布了5G系统在中频段的频谱使用规划,明确将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这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发布5G在中频段使用规划的国家。工信部去年还批复了24.75-27.5GHz和37-42.5GHz频段用于5G技术的研发试验,并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5G使用频率的意见,欧盟在5G高频段方面的考虑与中国相近。
  
  而另一方面,作为唯一一个发布5G高频段分配方案的国家,美国早在2016年已确定将27.5-28.35 GHz、37-40 GHz作为5G毫米波的授权频段,与此相近的是日本和韩国正在考虑的方案。
分享到
下一篇:华为再发声明感谢联想支持 强调5G发展需要开放平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