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世界的半导体行情已开始显现出源自中国的波动迹象。加紧推进半导体国产化的中国已全面启动设备投资。
《日本经济新闻》4月24日的报道称,预计最早将在2018年底开始向市场供应尖端产品三维NAND型闪存芯片。曾在液晶面板等众多产业出现的产品供给过剩也可能在半导体领域引发价格下跌。
▲4月11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张卫、周鹏团队成员刘春森在实验室内对硅片进行切割。近日,张卫、周鹏团队实现了具有颠覆性的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存储原型器件,开创了第三类存储技术。
日本大型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爱德万测试(Advantest Corporation)的销售负责人难掩吃惊,“两三年前我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企业)能顺利推进,但现在感觉不一样了”。
中国大型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科技在湖北省武汉市推进的三维NAND的量产项目,爱德万测试的销售负责人称“估计将在2018年底到2019年迅速实现量产”。
三维NAND被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存储装置。与传统的平面产品相比,每一枚芯片的存储容量大大增加。虽然中国计划量产的产品与世界最尖端的三维NAND相比还存在距离,不过据称试制品的成品率正在不断提高。
中国在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提出培育半导体产业。为此,中国地方政府竞相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半导体相关企业。
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预测,2018年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四成,增至113亿美元。从包含外资厂商的中国工厂的这一数据来看,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跃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占据整体市场的两成。
不仅如此,如今甚至已经出现依赖中国企业稳定供货的半导体产品。
在智能手机需求下滑等背景下,当前NAND的行情表现疲软。不过每年的年初一向是需求下滑的时期。
不少观点认为,到了启动年底商战用智能手机零部件采购的2018年夏季前后,NAND将再次陷入缺货状态。
▲智能手机需求正在下滑。(视觉中国)
那么前景如何呢?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英国调查公司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南川明表示“2020年以后的NAND供需取决于长江存储科技”。如果将该公司的计划全部计算进去,最早将在2021年出现供大于求。
中国旺盛的内需也将有助于半导体产业的培育。预计继智能手机之后,数据中心将成为下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继北美IT巨头之后,一些中国企业正在扩大投资。很多人认为长江存储“目前仅限于供应低端产品”。该公司还面临如何确保技术人员等课题。
不过,在中国制造商份额扩大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当初也是以面向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低端产品为中心开始普及。如今,日韩制造商具有优势的高精细产品与中国产品的价格差已缩小到一成左右。
▲近日,美国全面制裁封杀中兴。(路透社)
报道认为,眼下出现的中美贸易摩擦,半导体也成为焦点。
据报道,中国半导体材料制造商表示“不会盲目销售半导体,导致供需失衡”。但从供需两个层面来看,可能会迎来中国掌握定价主导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