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的市场洗牌,年后市场通路商对一线手机品牌的备货动力,远高于市场排名前十之外的厂商,一来大家手机的现金不多,稍许库存就会背死人;二来一线品牌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对售后退货的容忍度也开始放宽,有问题的机器一般都能先换货,再走流程,减少了通路商的维权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品牌在开年后拉货量也相对比较迅猛。据李星从行业中了解到的信息,去年跟品牌合作后,交货能力较强的供应商,3月份的订单水平已经接近往年开年后第二个大月份的旺季,相比春节前的订单需求,基本上处于翻倍状态,根本没有留足半个月以上的所谓春节调整期时间。
一线员工缺口增大,供应商面对订单供货有心无力
一线品牌的拉货行情虽好,但是把订单吃到口里的厂商们却也难以下咽,特别是处在珠三角的核心器件供应链企业。近年来虽然开始有上游供应链企业内迁风潮,但一般都集中在技术比较成熟、生产难度不高的产能上,对于有一定技术要求,生产难度较高的产品,仍需求技术工人相对集中的珠三角企业来完成。
珠三角这几年的经济虽然继续在高速发展,但是与之相对的生活成本增长速度也毫不逊色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也导致难以从当地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的利益,生活品质改善无法与外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底层员工来,在2018年春节后的返厂积极性,再次不如往年。
而同样的,在新员工招收方面也成在大量的问题。年纪较大、适婚或育龄的农民工对于外出务工相对谨慎;稍有积蓄的熟手员工在多年的经验引导下,也对留在珠三角不抱太大希望,或者利用积蓄盈余帮助,跳槽出生产一线的员工也大有人在;而学校应届毕业学生,则肯定还是先找写字楼的职位为主,春节刚下来这一、两个月宁愿碰壁,也不能失去成为有出息读书人的希望……
缺工几乎成了珠三角企业开年来最头疼的问题,不管是提高入职介绍费、补车马费等,都收效甚微。至于提高员工工资,大家更是不敢随便松口,免得新员工还没招进来,老员工就因工资不平衡先行离去,要加也得先加老员工的工资。而工资成本对于日益低廉的产品价格来说,又是一项最容易失控支出。
核心标准件的行业产能不足
除了相对短期的缺工导致供货能力不足外,另外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是,多年来大家都忽略了低值易耗核心标准件的采购计划管理。上游核心标准的产能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走势,全球行业对待这类产品持什么样的态度,中国厂商的配套能力如何或有没有真正的生产能力,可能都没有引起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足够重视。
因此当整个智能硬件行业再次迎来碎片化之际,智能手机行业低廉的采购价格,再也难以获得上游供应商的优先发货权,或者根本就没有去扩产增强供货能力。
据一些从事元器件回收的人士表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基础元器件回收品的价格就已经开始直线上升,到2017年底,回收品的价格已经接近没有涨价之前的原厂正式出货新品价格,而到了2018年,即便是与正品差不多的价格,部分回收品也出现了缺货的现象。
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提升,对于核心标准件的等级也要求越来越高,渐渐接近军规标准,开始触及到国外技术的封锁线。也就是说,以后可能大家在抄国外一线品牌的板子的时候,很可能上面的元器件,是你根本没法买到的规格,想用的话,说不定真的只能从行业回收品里挑一些来用。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品牌厂商不得不放宽供应链管制条件
据李星从行业中了解到的信息,几大一线品牌厂商在开年的订单招标过程中,为了加快供应链运行效率,降低产品采购价格,开始实行只集中审核模组厂商,其它上游非核心功能供应商则由模组厂商自行建团统一成本报备,或者完全豁免审核,只进行例行已审查资格报备的措施。
事实也如此,有品牌厂商为了追货派出激进的采购团队到模组厂商处上门现场办公,但即便上自己坐在产线上,也无法为自己的订单多拿回多少产品。到目前为止,大家此举的追货效果收效甚微。
由于智能手机品牌的集中,供应链也出现了资源聚集现象,因此对竞争对手的供应链资源进行打击,也策略性的出现在了一些品牌手机企业或模组供应商企业的市场行业中。而一个紧张又纷杂的市场行情,无疑也成了最佳的打击时机。
各个品牌厂商开始重视起如何保障自己的供应链产能安全来。事实也正如此,品牌建设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品牌后面的供应链后勤保障,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积累才能建成。不然即便是前方战事稍有赢面,后方粮道被人破坏掉,最后还是同样满盘皆输的结局。
手机报在线/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