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手机报

“OV”加入国产芯大军 欲掀话语权之争

王晓映 2017-06-03 16:08
雄立科技 手机芯片 手机厂商 阅读(5916)
导语芯片是手机科技的至高点,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掌握芯片技术成为突围市场的关键。前有华为、小米自主研发芯片“强筋壮骨”,后有OPPO、vivo加入,壮大“国产芯”队伍。
   芯片强,则产业强。继华为、小米之后,有消息称,占据国内手机销量前三强的OPPO、vivo也将着手芯片的研究;魅族或将和德州仪器合作研发自主手机处理器。

  自主芯片的研发可以让国内手机厂商摆脱对外依赖,摆脱技术垄断的控制,但我国芯片产业起步晚,更需加大投入研发,砥砺前行。

  “国产芯”大军再壮大

  芯片是手机科技的至高点,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掌握芯片技术成为突围市场的关键。前有华为、小米自主研发芯片“强筋壮骨”,后有OPPO、vivo加入,壮大“国产芯”队伍。

  有媒体报道,OPPO、vivo均已涉足芯片领域,作为OPPO、vivo幕后的大老板段永平,以及OPPO CEO 陈明永已经先后入股了一家芯片公司——雄立科技。据悉,雄立科技的业务包括设计并销售数据网络和物联网领域内的高性能、低功耗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IP以及嵌入式系统平台。

  步步高系的OPPO、vivo近两年发展迅猛,市场研究公司GfK 集团公布的《2017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零售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4月国内智能手机大盘销量3552万台。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OPPO、vivo分别以22.8%、16.5%、15.9%的占比位列前三位,成为新的市场前三甲。一直以来,OPPO、vivo的手机芯片都依赖于高通、联发科这两家来供应,但由于“OV”疯狂的广告营销需要大笔的费用,因此只能偏向于采购中低端芯片,这也给市场留下了“高价低配”的印象。从长远来看,国产手机厂商自主研发芯片势在必行。

  自主发展才是硬道理

  有数据显示,全球近七成手机由中国制造,但却只有不到5%的手机配有“中国芯”。另有数据显示,去年1月到10月,中国仅在进口芯片上就花费了1.2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了进口原油的费用。可以说,中国经济面临着加速发展国产芯片业的重要窗口期,“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齐聚,只待国产企业修炼“内功”,解决“一芯难求”问题。

  国产手机自研芯片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手机成本,又可控质量与产能。高通骁龙810曾被称为“小火炉”,搭载这一芯片的小米NOTE 1等手机也被媒体曝出机身过热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相关手机的产品销量。如果手机厂商选用自家研发的芯片,可以减少各种外因带来的不确定性。

  另外,自主研发芯片最大的价值是可以摆脱对上游产业链的依赖,掌握更多的市场话语权。今年3月上市的华为P10深陷“闪存门”,对此,华为方面对外发布公告称,核心原因是供应链闪存的严重缺货,不得已采取多元供货模式。“闪存门”事件给国产手机敲响了警钟,自主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院所长叶甜春表示,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装备、工艺与材料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必须解决“中国芯”的问题,以支撑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芯”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工信部近期发布的相关实施方案提出了新的目标:10年内力争实现70%芯片自主保障且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砥砺前行

  自主研发芯片这条路并不好走,正如小米科技CEO雷军所言“做芯片九死一生”。芯片研发花费巨大,根据业内人士透露,芯片设计方案的一次流片实验的成本大概在1000万左右。即便是华为的海思麒麟,从2004年诞生,到走向成熟被市场认可,依然用了近十年时间。自主研发芯片是一场马拉松,国产企业需要做好长跑的准备。

  华为、小米虽然可以自主研发芯片,但是到现在也未全面在自家产品上使用,量产还受到时间、价格、供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过,业内专家也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在本土加强与国外芯片巨头的合作关联,强强联合生产出的芯片不仅可以提高中国芯的质量,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也可以绕开境外市场的技术限制与贸易封堵,进而实现弯道超车。日前,大唐电信旗下的联芯科技联手高通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砸30亿进军手机芯片市场,未来将有更多的智能手机配备“中国芯”。
分享到
下一篇:日报|风波再起 又有二十多家供应商乐视门前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