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OGS前景大PK,是方向还是噱头?(二)

2014-07-15 14:03
阅读(2448)
导语 九大技术逐鹿触控面板 如今,触控面板市场将形成On-Cell、GFF、GF2、GF、OGS、G1F及G1等多种结构的触控面板并驾齐驱的格局。

九大技术逐鹿触控面板

 

如今,触控面板市场将形成On-Cell、GFF、GF2、GF、OGS、G1F及G1等多种结构的触控面板并驾齐驱的格局。

 

近年来,触控面板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行业保持强劲增长,包括显示屏和彩色滤片制造商在内的许多新兴厂商,都在积极寻求扩大市场份额。当然,市场竞争最大的好处就是推动产品技术不断升级。从触控技术和结构来看,既有外挂式的双片玻璃(GG)与GFF架构,还有三星和苹果热捧的On-Cell和In-Cell结构。此外,为了达到更轻、更薄、光学效果更佳、更具成本优势及生产效率,OGS 、G1F、G1等不同结构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逐步发展起来,使得未来的触控产品及产业竞争更加复杂。

 

目前投射式电容主要有GFF、GF2、GG、GG2、G1F、G1、OGS、On-Cell、In-Cell九种结构。LCD面板在2012年开始量产,结合显示屏与触控面板的In-cell产品,同时适用AMOLED的On-Cell产品在高端市场也有较高的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使Add-on(主要包括薄膜传感器和玻璃传感器)触控面板厂商倍感压力。Add-on触控面板为了维持产业竞争力,不断朝简化工艺及结构的方向改良GG与GFF结构方式的触控面板产品,进而发展出OGS、G1F及G1等多种结构的触控面板产品,积极开拓市场。

 

IHS Displaybank预估,G1、GF2、GG2等结构的add-on触控面板以及内嵌入式的In-Cell从今年开始量产,逐渐侵蚀目前GG与GFF的市场份额。随着新结构的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生产良率逐渐稳定,从2014年开始,触控面板市场将形成On-Cell、In-Cell、GG、GFF、GF2、GG2、OGS、G1F及G1等多种结构的触控面板并驾齐驱的格局,打破过去GG与GFF两种结构触控面板产品寡占市场的态势。

 

迅骏科技黄信任:多种产品形态共存,OGS有增长空间

 

关于未来的触摸屏产业,OGS将有增长空间,但不能说只有OGS一个产品方向。6寸以下的In-Cell和On-Cell也是一种趋势,相比较而言,OGS可能在7寸到15.6寸之间的增长空间更大些,考虑终端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和对轻、薄的需求,手机在OGS方面也有发展空间。但不管是OGS还是In-Cell或On-Cell都面临量产化的问题,还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G+F、G+F+F也是非常重要的产品。不论OGS、G+F还是In-Cell和On-Cell,目的就是做轻薄、窄边框、透光率更高。对于国际一线品牌和大厂来讲,In-Cell像苹果公司已经做的比较成熟,这也代表着一种方向。

 

OGS还有一个技术瓶颈就是颜色的问题,白色OGS目前普遍都做的不好,良率低,成本高。如果能解决良率问题,而且在In-Cell和On-Cell还没有推进到二线厂商的情况下,OGS在手机市场还会占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更轻、更薄、高透光率,符合终端的发展趋势。

 

对于OGS面临的问题,除了良率和白色面板等工艺方面的问题,我们的芯片在电源噪声、触控灵敏度、多指同轴干扰等方面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OGS的代表图形有两种,一种是通用的菱形搭桥图形,一般来说量产使用的最多;另一种是单层多点的图形,做6寸以下的OGS居多,目前我们配合很多厂商在试样,部分厂商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小尺寸一般用单层多点去做,大尺寸用搭桥工艺来做才能做得更好。

 

如今,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TFT厂商正成为触摸屏市场的重要力量,特别在In-Cell和On-Cell产品上,规模较大的触摸屏厂商也在整合TFT资源。对于TFT的干扰问题,其最大干扰发生在画面切换时,我们的芯片有专门的管脚进行检测和相应的处理,同时,我们的芯片是内置的15伏高压驱动,因此,对于TFT的干扰问题,我们可以处理得很好,所以我们芯片对On-cell的支持已经做得很好,我们正在寻找TFT、触摸屏厂商推进On-cell的量产化。

 

关于我们的主打芯片,针对于平板领域的CT363芯片,已经实现7.85英寸OGS在五元素ifive mini3的大批量量产。手机方面,我们的CT362和CT362S,分别有38和34个通道,可以支持单层多点,最大支持10点触控。大尺寸领域,CT369可以做到15寸以上,最大可支持21寸。

 

我们芯片的优势是内置15伏高压驱动,并有专门检测LCD信号干扰的管脚,使得我们的芯片可以更好的支持OGS和On-cell。另外,我们的触控响应速度很快,做到闪触响应,灵敏度也很高,划线的流畅度好,一线品牌都会测试触控的响应速度,以支持更好的用户体验,特别是一些游戏的用户体验,游戏要玩得高分,终端产品的触控性能一定要好才行。还有一个,我们芯片的通道TX和RX不固定,可以根据sensor的出脚定义来设置,这样我们的芯片就可以很好的兼容现有的sensor和方便PCB/FPC的Layout。

 

关于技术服务方面,首先要确保芯片的硬件性能过硬,特别是ESD性能,最大限度降低量产过程的不良率;另外,把量产平台做好,量产工具稳定、可靠,生产高效,减少客户产线的问题;同时,要把每个项目的软件和性能调试做好,在开发阶段把控好项目的性能。如果还有问题,我们会及时响应客户的要求,第一时间做好。我们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都在深圳,自己掌握底层的源代码和全部触控的算法,我们不仅响应速度更快,而且也会把问题处理得更好。

 

总体来说,平板和手机终端产品对触摸屏的需求是更轻、更薄、边框更窄、透光率更高,In-cell、On-cell、OGS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G+G、G+F、G+F+F目前还是主流,至少对二三线厂商来说是这样的。
  
  

京东方刘喜德:OGS像鸡肋 前有堵截后有封杀

 

从模组到触摸屏到工业计算机,然后做平板,我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感触。今年的智能手机大概是3.2亿部,平板电脑大概是6千万。但是,我进入这个市场以后,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并没有这么好。尤其是我们做触摸屏的,我现在兼任胜华公司的顾问,也兼任航泰公司的顾问,但是我觉得触摸屏行业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从我们整机行业来看,你们知道平板这一块,50%是做7寸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最低档,液晶分辨率分辨率在800到480。还有现在有可能做的1020x600,但是做得很少。分辨率在20%以上是做9寸的,也是档次比较低的。

 

现在大家跃跃欲试的7.85寸、8寸和10.1寸的IPS,但是实际上都没有起来。我觉得给我们触摸屏厂带来最大的困难就是前景太辉煌,现实太残酷了,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

 

我最近一段时间跟朋友研究OGS,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觉得OGS有点像是鸡肋,为什么有点是鸡肋?前有G+G、G+F在堵截, 后有是in-cell和on-cell在截杀。

 

你们知道最近中国有一家要投资47亿做触摸屏,有这么大经济效益吗?其实,大家需要深深探讨一下,我们所有做的人都是讲求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决定企业的生存,假设企业不能生存,就没有经济效益,你也是做不下去的。尤其我们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都是达到3亿到5亿的工厂规模,其实发展也很困难。

 

我现在作为整机厂,我觉得触摸屏行业还是要往低成本上走。你们说G+G、G+F的优点就是薄,但能薄多少?0.2mm、0.3mm还是0.5mm?真正能用得上吗?研究这么大的工艺来做它,我觉得难度特别大。我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G+G、G+F和P+F上,这样可能比较有发展潜力和生存价值。

 

我觉得中国人是最聪明的,你们能把现在的电容式触摸屏比电阻式触摸屏做得价格低,是不是最优秀?我们比日本人和台湾人优秀,因为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看下7寸的平板,做到什么程度?38美金一块,国外在封杀我们,原来5月份40美金,6月份39美金,现在38美金。我们国家现在大家很辛苦地挣钱,所以一年到头大部分触摸屏厂是不盈利的。今年所有的触摸屏厂基本是生死边缘,大部分是亏损。所以我们怎么活?你们把主要精力搞到研发上,我们死得比较快,你做的越大,可能死得越快。现在问题是怎么解决目前我们的生死问题?

 

进入这个行业,我研究了一下触摸屏,东莞富尔公司倒闭以后,杀出一大批人做sence,我有六个朋友,每个工厂10个人,3个管理人员做黄光sence,15个人一个月做200k,你算一下成本有多少。而在这个行业做sence的厂家有200家,我们怎么做都很困难。

 

另一个,我最近在研究整机行业,智能手机向6.5寸发展,并且做得很漂亮,这给触摸屏行业带来很大的商机。现在的windows x86系统已经做得低功耗、无公害,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我个人认为,未来平板电脑要封杀,或者是自然衰退。为什么这样?手机可以代替7寸,笔记本可以代替10.1以上的。既可以做文档文案,又可以办公,还可以拿它当平板使。是不是这样?我给大家提出这个课题来研究。

 

触摸屏的企业是否可以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往智能手机的6.1寸、6.3寸、6.4寸、6.7寸发展,然后我们往中端方向走,10.1寸、11.6寸、13.3寸方向,这样我们可能有升值空间。

 

大家现在急着做7.85寸、8寸和9寸的IPS,实际上我和方案设计商和厂商谈论,他们都觉得很渺茫。他们认为可以的,实际是不可以的。中国人不买最简单的7寸的,都卖给外国人做玩具和礼品。中国人讲高端都买三星和苹果,不买自家产品,所以现在触摸屏和整机厂商面临的都是转向的问题。
  

  

分享到
下一篇:京东方为何能盈利突破1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