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海鑫科金:“指纹付”将催热指纹识别市场

手机报 2015-04-02 09:40
海鑫科金 指纹付 指纹识别 阅读(2652)
导语之前生物识别虽然有十几年的发展,但其应用领域窄,所以空间整体增长较为平稳,而现在行业进入爆发期最主要还是源于互联网的影响,比如互联网金融远程身份认证,新的支付体验等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和场景开始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从2014年开始,海鑫明显感觉到市场对生物识别的需求非常旺盛。

近一段时间,由于李克强总理和马云两位大人物的举动而让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格外受到关注。

先是李克强总理在参观微众银行看到的人像实名认证,再是支付宝发布指纹支付、"马云脸"带来的人脸支付的关注热潮,其背后的生物识别技术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海鑫科金正是支付宝"指纹付"背后的公司。

海鑫科金COO朱国平坦诚道:"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才给生物识别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海鑫科金自1998年创业至今,一直专注于生物识别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过由于之前市场认知度不高、识别传感器普及率低等因素,海鑫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多应用公安、边检和户籍管理等特种行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爆发,以iPhone5s为契机,令大多厂商的旗舰机将指纹采集作为"标配",生物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生物识别行业正式进入爆发期。据了解,市场研究机构AcuityMarketIntelligence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达到73.39亿美元,其中指纹识别技术使用范围最广,产品市场份额约为58%,其次是人脸识别产品,约占18%,并预计至2017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达108.82亿美元。

微软近期正式发布的"WindowsHello",可以通过扫描脸部、虹膜或指纹等生物特征来验证身份、解锁设备,从而登录Windows手机、笔记本和PC。在此之前,苹果曾在iPhone5s内置了指纹传感器,三星也在GalaxyS4上加入了眼球识别功能,三大国际大厂均有所动作,这也正说明了生物识别的魅力所在。

在朱国平看来,"之前生物识别虽然有十几年的发展,但其应用领域窄,所以空间整体增长较为平稳,而现在行业进入爆发期最主要还是源于互联网的影响,比如互联网金融远程身份认证,新的支付体验等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和场景开始使用生物识别技术,从2014年开始,海鑫明显感觉到市场对生物识别的需求非常旺盛。"

一方面,当时的生物识别市场,基本上民用和商用都看不到市场,没有相应的市场氛围,没有人谈论关注;另一方面,其设备技术的成熟度还不高,相关的建设成本要昂贵得多,不如现在种类多而且价格低廉。以指纹传感器为例,之前价格高品种少,主要以光学的形式采集,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现在则大多是电子采集;DNA识别会涉及到价格成本问题等。随着设备价格的下降趋势,其嵌入终端成本降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带来摄像头的普及等等都影响着生物识别的市场。

此外,大众的接受度对生物识别来说也至关重要。由于个人习惯、信仰等因素,指纹或人脸在许多人看来是极为私密的隐私。本身就排斥了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跟个人信息相关的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等加入指纹,指纹识别就变得比较普遍了,再加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要接触到的指纹考勤机、门禁系统等,接受门槛进一步降低。

当然,在需求变化的同时,技术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比如应用场景的不同,其所采用的标准体系就不同。作为全新的支付方式,"指纹付"也跟其它的指纹支付应用有很大差别,以往的方案是用指纹取代密码或者签名,使用时仍然需要出示与指纹绑定的银行卡、手机或者银行账号。而"指纹付"的创新之处则是完全用指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卡支付,通过生物信息绑定支付宝账户,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支付体验,实现线上线下的统一支付。如"自动贩卖机",安装"指纹付"功能后,只需你在指纹传感器上轻轻一按,即能完成在线支付。

海鑫CTO杨春宇博士还介绍说:"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更适合金融支付应用。金融支付应用不同于警用,除了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和识别精度,还需要平衡金融风险和便利性。例如指纹传感器的选用,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为了手机整体美观都选用了小面积的指纹传感器,但是在金融支付环节中使用时,小面积的单指指纹无法保证指纹识别的足够精度,只能用于取代原有支付方式中的密码输入。为了防范支付风险,我们在与支付宝的合作中,最终设计选用双指508dpi指纹识别模块,可以实现在200亿分之一以下误识率的同时,达到90%以上的无卡支付成功率。"

当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所选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也有所不同。

"就拿互联网银行远程开户为例,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采集设备,摄像头更加普及,人像采集也更简单易行,再加上人脸更符合传统人对身份的辨识方法,便于审核,人像识别更适合支持互联网金融实名认证。"海鑫人像识别产品总监孙庆南博士表示,目前的人像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完全能够满足目前的商用需求,正常银行开户时,通过人像识别技术,控制仿冒者最多只有千分之一机会成功欺骗的同时,本人与自己的证件照片可以达到95%以上的识别通过率。

同时,针对互联网虚拟化的特点,人脸的活体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仿冒者使用证件持有人的照片或者视频进行伪造,彻底打断金融诈骗的黑色产业链条。银行的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安全简便的完成银行账户的申请工作,避免了奔波之苦;银行也可以在大幅降低审核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实名制核验的有效性。

当然,具体到指纹识别还是人脸识别,主要还是要看社会需求和应用场景的需求。

针对金融类服务来说,人脸识别更适合用来信用卡开户等实名认证的验证,因为人脸比较易得,传统上更符合对陌生人的认知,而且开户者通常是不熟悉的人,依托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通常都是国家权威机构,人们预留的大都是照片;指纹采集仪完全不如摄像头普及,就网上银行的实名认证来说,人脸采集更简单易行。

相对的,指纹识别更适合支付环节,因为支付环节要求精度非常高,而人脸识别率则达不到相关的安全有效的程度,当然,指纹单指识别相对较差,但双指识别可以在几亿分之一达到很好的通过率,甚至可以达到完全0误识率。

正是由于生物识别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才会成为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方式中最安全、方便的方式之一。"安全需求是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所有想要在生物识别领域打出一片天地的企业都应该谨记于心。提高识别精度,避免安全漏洞是每家生物识别企业最重要的课题。

分享到
下一篇:新思考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