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AI眼镜价格屠夫,全志科技把整机成本打到了200块

2025-05-15 14:24
阅读(400)
导语把V821整合到200元价位的AI智能眼镜,无疑让全志科技这价位屠夫,为接下来的”百镜大战“提供了超猛的火力输出,一场AI人工智能应用大战的序幕也将真正被拉开。
 

近日,有人在香港电子展发现,可拍照的AI眼镜整机成本只有200块左右,这让此前只是装了个TWS蓝牙眼镜腿,市场价格动辙上千或二千以上的伪AI智能眼镜行业一下子就不淡定了!而这个行业背后的“AI眼镜价格屠夫”,就是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志科技!

 

据全志科技的官微显示,瞬拍/防抖技术与眼镜的结合,带来了全新的第一视角影像录制体验;云端AI大模型的接入,带来了音&视的融合交互;微型化、低功耗的设计也不断优化佩戴体验。高清智能、轻便时尚的AI眼镜,给用户带来了更多产品畅想,也对芯片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志新一代V821智慧视觉芯片的量产正当其时。

 

全志V821芯片具备优秀的高清图像及视频处理能力,满足AI眼镜低功耗和微型化设计的需求,并提供AI眼镜定制化软件方案包,助力合作伙伴实现产品快速落地。目前,基于全志V821「慧眼」解决方案的AI眼镜已完成客户首发,于4月18日亮相香港电子展,并正式开始销售。

 

据了解,其实V821最早立项时,只是定义为一颗面向3M分辨率的普惠型IPC安防产品,结果其小小身体里的全能爆发力,最后被大家魔改成了“AI眼镜价格屠夫”!

 

全志科技配的图片也显示,高性价比主控芯片V821+蓝牙芯片+SDnand是个普惠方案。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全志V821凭借芯片高集成/小型化特点,灵活适配各类蓝牙耳机方案,可无缝拓展显示等功能;在高清图片/视频传输时,V821高速总线可直接通过内置Wi-Fi将高清视频及图片发送到手机,进一步节省功耗来延长续航时间;V821内置了低功耗内存,除传统方案外,可以选择更高性价比的SDnand等存储,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全志V821「慧眼」AI眼镜解决方案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基于V821芯片的性能优势和规格特点,全志科技在基础产品包上,融合积累多年的运动相机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一套满足AI眼镜架构的产品包,包括芯片层、方案层和资源层,助力AI眼镜在内的视觉穿戴类产品快速拓展落地。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其AI眼镜方案最快300ms进入拍照,600ms进入录制,满足AI眼镜快速抓拍需求。可在64MB内存下实现典型500万~800万图像传感器接入及拍照、1080P~2K视频录制,并支持陀螺仪低延迟封装对齐视频帧,便于手机侧融合处理。在典型1080P30帧视频拍摄场景下,芯片平均功耗仅为283~295mW。另外针对眼镜搭载的1/4~1/5寸小型图像传感器及小光圈等特点,结合专业级ISP针对性进行了调优。

 

针对典型AI眼镜硬件需求,全志提供完整的V821硬件验证参考设计及原型开发评估板,并预留接口,可自由组合后端蓝牙芯片,用于前期原型快速开发调试。

 

针对拍照、视频录制、照片及音视频文件保存、文件传输、AI识图等9种典型业务场景,可一键编译出典型场景固件,快速实现与蓝牙芯片联调。并在后续提供完整Linux应用源码,便于二次开发,拓展各类差异化视觉穿戴产品。

 

针对SoC与蓝牙芯片高效联调需求,基于UART/I2S等接口实现了完整通信协议,并提供RTOS源码便于客户在蓝牙芯片侧进行移植,协议兼顾实时高性能与灵活拓展。

 

针对AI眼镜产品形态常用的摄像头、存储等物料,均已完成适配,包括:格科微500万图像传感器,索尼800万图像传感器,恒烁、芯天下等存储器件。更多型号结合需求在持续适配中。

 

全志配套不仅提供基础手机防抖算法的处理库,也可协助对接第三方防抖算法库,便于合作伙伴基于原有手机APP快速整合防抖效果。未来还将升级更多图像视频处理增强功能。

 

与此同时,新一代支持1200万~2000万拍照、4K视频录像的V881系列芯片也将在2025年下半年亮相;V881芯片方案还可在V821穿戴解决方案上无缝衔接升级,进一步助力合作伙伴持续提升产品体验,为AI智能眼镜市场提供更丰富完整的方案选择。

 

最后,先不管其拍照效果如何,比所谓只能听个响还要大几千的AI蓝牙耳机眼镜腿来讲,至少全志科技术的方案让你可以拥有一部真正的AI眼镜,从视觉识别到AI应用融合,甚至拓展显示后全能AI(AR)智能眼镜,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终端厂商自己有着强悍的AI算法能力,能够解决后期影音优化的话,事实上全志科技的方案几乎完美:低价格、拍照与识别、蓝牙无线传输协议、AI模型兼容,全链路打通了AI智能眼镜的痛点。

 

全志科技是国内技术实力较强的平台型主控芯片厂商,与瑞芯微、联发科的产品线大部分重叠,但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作为本土无线音频SoC领军者,布局了大规模数模混合SoC、智能电源管理芯片、无线互联芯片和语音信号芯片等多种产品。除了在智能手机上竞争力不强策略性撤退外,其它从智能平板、IPC安防、AIOT物联网终端、智能穿戴、扫地机器人,再到智能机顶盒等低功效主控芯片领域,一直是行业的主力供货商之一。

 

近年来还利用自己的边缘AI核心算法与RISC-V芯片IP优势,杀入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并且可提供从指令集到IP、芯片、产品的集成式解决方案,全志科技通过集成CPU、GPU、NPU、DSP等不同架构的处理核心,可以在适应不同场景功能需求的同时,提升整体计算能力,结合软件系统带来的异构基础功能拓展衍生,构建起"分工协作"的高效计算体系,以支持更多样化的应用。


AI边缘算力的突破,也让全志科技的客户从华强北拓展到了小米、百度、美的、安克创新、汇川技术、一汽、吉利等多家行业龙头,全志科技也成为AI边缘算力方案的国产主力供货商。

 

全志科技(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58.SZ)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应用处理器、智能视频处理器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处理器设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坚持“SoC+”和“智能大视频”的行业定位,围绕MANS战略路线进行技术布局和投入,为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打好坚实基础并提供驱动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硬件、智能车载、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是国产芯片设计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其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2.88亿元,同比增加36.76%;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626.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538.72%。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51.36%,环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6.51%,环比增长481.13%,继续保持业绩狂奔的势头。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全志科技经历了从2022年的业绩低谷到2024年的强势反弹,营收同比增长36.76%,净利润增长高达626.15%。从2020年到2024年,全志科技的营收表现呈现出明显的"V"型反转趋势。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2022年是全志科技营收的低谷年,同比下降26.69%,主要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消费市场需求下降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从2023年开始,全志科技的新业务增长迅速,营收强势反弹,同比增长49.99%,并在2024年继续保持36.76%的高速增长。从盈利质量来看,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率达到5.07%,较2023年的0.45%有显著提升,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正在增强,业绩增长更加稳健,公司已经成功度过行业低谷,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全志科技的研发投入对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财务数据,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6.20亿元,差不多净利润的4倍,占营收比例为27.12%。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857人增加到2024年的1325人,占比从73.84%提升到95.38%。公司开始从消费电子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安防等领域延伸,产品线也已覆盖智能应用处理器、智能视频处理器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处理器三大领域,形成了从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完整产品矩阵。

 

全志科技表示,在2024年推出了支持多种AI框架和算法的新一代AI芯片,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超过3倍,功耗降低超过50%,显著增强了公司在AI应用领域的竞争力。新一代AI-ISP降噪算法通过深度优化的系统部署策略,仅需V851系列芯片1TNPU算力即可实现高效运行。

 

在超清显示应用场景中,基于T527云PC方案和A733平板方案,公司开发了新一代AI超分辨率(AI-SR)算法,采用NPU+ASIC并行加速的方式,在较低NPU算力下实现2~4倍的AI超分效果,将低分辨率视频提升至4K分辨率,显著提升了画质细节和清晰度。

 

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围绕客户痛点,持续升级产品系列。

 

在智能平台领域,公司完成了新一代采用八核A73+A53架构的A537流片和验证,实现了平板产品的全面覆盖。在机器人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发布了集成3TNPU算力的机器人专用芯片MR536和集成2TNPU算力的智能工业控制芯片T536。在智慧视觉领域,公司推出了新一代低功耗无线全集成安防芯片V821,主要面向3M分辨率的普惠型IPC产品。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快速推出了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和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系列芯片,致力于提升客户的观影体验。

 

通过AI技术的全面赋能,全志科技与小米、腾讯、阿里、百度、海尔、上汽、台电、西门子等行业头部客户建立了深入合作,聚焦AI语音和AI视觉应用链条,实现了各类智能化产品的量产落地,并成为相关细分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目前,全志科技已成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与华为海思、寒武纪等企业共同推动国产AI芯片的发展。

 

而把V821整合到200元价位的AI智能眼镜,无疑让全志科技这位价格屠夫,为接下来的“百镜大战”提供了超猛的火力输出,一场AI人工智能应用大战的序幕也将真正被拉开。

分享到
下一篇:1.5亿硬啃AI眼镜SoC芯片,恒玄科技还能延续TWS神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