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外户储需求保持高位,电力储能系统仍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但狂打储能电池价格战已经没有出路。
相关机构预计,到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长35%,达到266GWh。市场空间大得让人眼红,但极有可能被几个头部企业瓜分掉大半部分。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达185GWh,同比增长约53%。耀眼的增长背后,不仅是因为储能行业欣欣向荣的海量需求,也是价格战低价促销的结果。
2023年以来,在上游原材料价格超预期回落、产能快速释放、以及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到半年,储能电池就开始产能过剩,市场价格快速下跌,每Wh的价格从2023年初的9毛多降至年底的4毛上下,某些电芯厂甚至以0.3元/Wh击穿电芯的成本底线。截至年底,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均价在1.1元/Wh左右。
中国是储能电池的最大出货国家。
得益于成功的成本控制以及广阔的销售渠道,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亿纬锂能三者的锂电池出货总量占全球出货量一半以上。潮电智库认为,储能电池行业“头部效应”明显,第一梯队的电池厂商在产能和技术上的优势都属于碾压级别。
受电池价格下跌影响,储能电池上市厂商在2023年四季度净利润普遍增速放缓或下滑。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可以预见整个行业都在承压。整体而言,2023年全年,电池厂商业绩分化迅速拉大。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3年总营收4009.2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441.2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梯队中表现亮眼的亿纬锂能在2023年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0.35亿-42.11亿元,同比增长15%-20%。
背靠镍王青山控股、在港股上市不久的瑞浦兰钧,预计2023年亏损18亿元至20亿元,同比亏损的4倍多,并是连续第4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超30亿元。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在这一年第四季度均出现大幅亏损。
当头部们想掀桌子的时候,连桌子都能抬走。产能规模比不过头部企业,而只是一昧采取低价策略、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其他公司,很可能在2024年遭受业绩持续下滑的窘境,加速淘汰出局。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今成精辟总结,卷价格是不现实的,根本卷不过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今年,成本控制和融资能力较强的制造商仍可投资电池技术研发。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型电池制造商正在推出利用堆叠技术的大容量电池,并转向集成直流侧储能的系统,以实现产品差异化。
相关专业机构预计,美国电力消耗将在2024年升至历史新高,将增至40990亿千瓦时,在2024年将部署15.3GW的新电池容量。电池企业需要仔细做好研发规划,拿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品,才能在美国这个增量空间最大的储能市场打好“翻身仗”。
液体冷却特别适合高能量密度的BESS,正在取代空气冷却成为主流;磷酸铁锂电池逐渐成为储能产品的主流选择,这正是中国电池企业的强项。在中国大型储能项目之外,中国电池厂商可以凭借自身技术与质量多签署拿到定点项目,增加订单量;并主动参与美国光伏行业相关供应链,成为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