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供应链管理服务
先来看看普路通为小米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
①供应链诊断:针对小米从事的智能终端互联网销售的模式,满足其快捷、节约成本、海量支付等特点,普路通与小米进行深度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充分分析其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和无效的环节,并进一步通过供应链服务予以优化。
②供应链优化:普路通在对小米整体业务流程诊断的基础上,与小米共同梳理其业务流程中可以通过供应链服务予以优化的地方,帮助其提高整体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普路通通过与小米的配件供应商沟通,在其境外供应商的境内代工厂附近的海关通过“转口贸易”的形式实现就近交付,并快速调拨给小米的代工厂加工生产,不但提高效率,更进一步节约了小米的运输费用、通关费用等成本,体现了公司所提供的供应链服务价值。
③供应链执行:小米实行的是非核心业务外包的运营模式,专注于研发和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普路通向小米指定的超过 100 个境外供应商采购商品,并提供分拣、贴标、VMI 管理、添加 GPS 定位模块等服务后,按照最经济的原则向境内超过 10 家海关进行申报通关,货物运输价值较大较多且需快速响应,采取包括零担、空运、专车、快递等形式,向其境内为数众多的代工厂及其指定的地点运送货物,并随时根据各代工厂生产进度的不同进行快速调拨以满足其“零库存”生产的要求。
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指综合运用包括管理、金融、信息在内的各种手段和工具,创新性地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在内的供应链改进方案并协助其执行,为客户提供包括供应链方案设计、采购、分销、库存管理、资金结算、通关物流以及信息系统支持等诸多环节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其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其运作成本。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从人类分工合作、商品出现开始,供应链就已经出现,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是到了现代,供应链开始变得复杂,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领域。
从横向流程上看,供应链就是指由客户(或消费者)需求开始,贯通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中间或经过运输和仓储),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业务活动。
从纵向流程上看,供应链上任何环节的运转都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四流”所驱动,而在供应链出现外包以后,工作流的重要性得到加强,即对供应链上相关参与者的工作程序进行协调,使各环节能够无缝对接,从而使“四流”更加合理高效运行。
基于供应链运作规律产生的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它强调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通过协同配合与流程优化,使供应链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商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信息流均能高效率运作,最终达到使得最合适的产品以最合理的价格、最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以达到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降低供应链总体交易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达到整条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广义的供应链管理分为基本职能领域和辅助职能领域,具体如下图所示:
狭义的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贯穿于采购、生产控制到最终销售的全部环节,并以服务于“五流”的形式展现,具体如下: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经历了从内部高度集成的纵向一体化到内外部部分分离的第三方物流、再到内外部高度协同的供应链管理时代。
(1)纵向一体化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生产企业面对的客户需求较为简单,生产者主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和质量的追求,企业的经营核心在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企业需要大规模生产,通过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和满足客户需求。与规模化大生产相配套的是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即将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集中在企业内部,内部一体化主要通过公司部门设置或投资控股相关公司来实现。在这种生产管理模式下,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大部分物流、信息流都在企业内部传递,企业对供应链的全过程拥有较强的控制力,但供应链运行成本高、与产品有关的服务相对欠缺,且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较为迟钝。该阶段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模式特点如下图所示:
(2)第三方物流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面对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不仅需要降低价格、提高质量,还需要改善服务。然而改善服务所必需的相关投资却与企业规模化大生产的理念相冲突,于是企业逐渐摒弃了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将投资规模较大或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的业务(如仓储、运输、通关、国际货代等业务)通过外包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运作。由此,第三方物流行业开始兴起。该阶段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模式特点如下图所示:
(3)供应链管理阶段
自本世纪初以来,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且变化频繁的特点,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而且对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交货期)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难以满足这种现实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和竞争背景下,企业的生产模式也不得不从规模化大生产逐步过渡到大规模定制阶段,这种需求在电子信息行业表现得格外突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价格、质量、服务,还包括时间。因此,企业的内部效率提高已经难以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求,这便催生了核心企业只专注于供应链上的某个或多个核心环节,而将供应链上的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全部或部分外包,发挥供应链上每个参与者的优势,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进行一体化统筹管理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在这种管理理念指导下,企业将供应链上的非核心业务,如采购、销售、物流配套、甚至生产过程以服务外包方式交由专业供应链管理公司来负责,企业本身则专心致力于其核心业务,如生产、研发或品牌管理。企业将通过与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由此,基于承接核心企业外包的供应链管理职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该阶段企业各经营环节组织模式如下:
3、供应链管理的价值
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客户需要时及时供应,满足市场需求,也正是基于该特征,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在价格波动频繁、对响应时间要求极高的行业,如IT、服装等行业体现得最为明显;供应链上有很多环节都有节省成本的空间,如各种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对流程加以优化,可以降低成本;通过供应链上的资源共享,可以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国内外竞争格局、利润水平和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变化频繁的特点日益突出,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通过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的手段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非核心业务的运行成本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热点。其中,通过利用高效的外部供应链服务平台、借助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改进企业的内部供应链架构,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是现代经济的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分析,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企业服务、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全球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将以每年5.7%速度增长,到2017年预计将达2,094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2、行业国内外竞争格局
(1)国际竞争格局
从国内外竞争格局上看,供应链管理首先出现在国外,由于国外供应链管理巨头业务发展相对成熟,并且其供应商、生产厂商和客户大多为各领域内的国际领先企业和跨国公司,在运作模式、管理经验以及拥有的供应商和客户资源方面较国内供应链企业均有一定优势,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代表性企业有英迈国际、香港利丰等。
相比而言,虽然境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境外知名企业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
(2)国内竞争格局
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较晚,由于国外供应链管理巨头对中国内地市场需求及生产资源的掌握和了解较本土企业存在劣势,导致国际供应链管理领先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相比而言,境内供应链管理企业由于更贴近境内企业和国内市场,掌握了境内丰富的供应商、生产厂商和客户资源,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另外,在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地区分布中,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背靠珠三角地区丰富的制造资源,同时毗邻香港,交通便利,发展供应链管理行业的比较优势相对突出。深圳市于2000年就率先提出了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这使得深圳已成为国内供应链管理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3、行业利润水平
供应链管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基于与企业之间长期合作的服务关系,服务费是按照经手货值的一定比例收取,在提供服务期内相对稳定,行业利润率水平一般相对稳定。
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为按照经手货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服务费。
由于供应链管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高端服务业的范畴,其实际成本主要为外包的运输、物流等执行性服务的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此外,供应链管理企业均有很大一部分的收入系通过买断并销售的方式实现,与庞大的货物价值(买断并销售方式下体现为收入)相比,以价差形式体现的定额收益相对较低,导致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综合毛利率指标总体较低。
4、行业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所服务行业的交易总规模;二、所服务行业内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的比例。二者的关系如下:
(1)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交易总量持续增长
基于通过供应链管理职能外包,缩短交易时间,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业与所服务行业的交易总规模息息相关。在供应链管理功能外包比例一定的条件下,所服务行业的交易总规模越大,则供应链管理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大。
近年来,全球经济总体呈增长趋势,国际分工的加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世界经济交易总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更是大步推动着国内社会经济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交易总量持续增长。
(2)产业升级、竞争加剧、管理理念更新导致供应链服务管理外包比例不断攀升
供应链管理业务外包是现代经济形态的产物,其根源在于为应对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变化频繁的市场需求而提升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为应对企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而强调专业化分工、降低非核心业务的运行成本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为利用高效的外部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企业供、产、销的整体运行效率。
产业升级导致现代经济结构的前沿领域已面向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要求很高的消费、电子类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强调突出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管理理念更新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了通过供应链功能外包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的作用。产业升级、竞争加剧、管理理念更新导致供应链服务管理外包的比例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
(3)电子信息行业正日益成为国内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
由于IT、通讯和消费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更新速度飞快,用户需求和偏好转移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时,由于该等行业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工艺复杂性增强导致生产供给流程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增加。传统的内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等行业对供应链的快速响应、高效、低成本的要求。这使得上述行业成为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需求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
另外,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使得行业内产品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又进一步加速推动了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
根据我国工信部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63,945亿元,较2005年(31,010亿元)翻一番,五年间年均增速超过15%;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等主要整机产品产量分别达1.2亿台、2.5亿台和10亿部,均占全球总产量40%以上,五年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4%、24.9%和26.9%;“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2%。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2011年11月18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未来5年内,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将会达到1,500亿元,初步实现“一高、两市、三中心”的战略定位,即把高端物流业打造成为现代物流业主导业态,基本建成具有产业支撑功能和民生服务功能的全国优秀物流服务都市、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以及与香港共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深圳还将按照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以及民生服务要求,加快重要物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拓展物流增值业务,强化物流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现代物流业高端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计划、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
(2)国际分工细化的需要
国际范围内的优势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只有通过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集中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优势资源才能使终端产品在国际范围内拥有竞争力。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制造资源,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却拥有技术和品牌优势,且上述终端产品需要在全球市场销售。上述不均衡特征导致原材料及产成品频繁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成为必然。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400家在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跨国企业供应链的中国化和中国企业供应链的国际化都推动了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企业考虑把供应链环节运作外包主要有两大驱动力:第一,要把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以便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那些不属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应被弱化或者外包。而物流与供应链服务通常不被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和分销企业视为他们的核心能力;第二,事实证明,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降低供应链费用存在很大的困难。尽管从70年代至90年代,企业在提高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要取得更大的进展将付出更多努力,要想实现新的改善,企业不得不寻求其它途径,包括业务外包。这样,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外包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的合理分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使生产企业和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效益显着提高。
(4)信息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可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一方面提高了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仓储、运输、流通加工一体化;另一方面能使供应链出包方有效跟踪和动态管理整条供应链上的货物,进而有利于其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便于财务核算,使其放心将非核心业务交由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处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促使了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产生,又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1)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从整个供应链管理行业来看,行业内的主要企业为境外的供应链管理巨头,其代表性企业有英迈国际、香港利丰等。行业内主要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①英迈国际(IngramMicro)
英迈国际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安纳,是全球最大的技术产品和供应链服务供应商,也是全球领先的技术销售、营销和物流公司。作为技术产品流通渠道的核心环节,英迈国际通过独创性的产品线整合分销、市场支持活动、外包储运服务、技术支持和资金周转服务等途径,为厂商和分销商创造商机和利润空间。其业务主要集中在IT产品的分销环节。英迈国际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425.54亿美元。其服务客户主要有惠普、爱普生、思科、艾默生等。
②香港利丰(Li&Fung)
香港利丰于1906年在香港成立,是全球范围内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其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为客户提供高增值及高流量消费品的原料采购、制造及出口统筹服务,为零售商及知名品牌提供环球供应链管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服装成衣的采购和虚拟生产环节。香港利丰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208.35亿美元,其超过6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服装成衣。其服务客户主要有耐克、阿迪达斯、添柏岚等。
③怡亚通
怡亚通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深圳,是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企业(股票代码:002183),以生产型供应链服务、流通消费型供应链服务、全球采购中心及产品整合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核心的全球整合型供应链服务平台,专业承接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及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怡亚通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115.14亿元。其服务客户主要有惠普、飞利浦、联想、清华同方等。
国内供应链管理服务前景可期
国内电子信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市场规模较大,同时,供应链管理服务不是传统的标准化作业,带有鲜明的智慧型、个性化和创新性的特点,需要嵌入客户运营的各个环节,与客户构成紧密合作以及一定程度上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并不在于存量客户的争夺导致正面竞争,而主要系新客户开拓过程中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