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华为应景地宣布了今年的营收,数据一出引来满满的艳羡之声,让其他厂商真是快马难追。
12月29日,华为官网消息透露,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新年献词中表示,2017年华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华为营收为小米、中兴的6倍 纵、横两个市场的双向拓展
6000亿按照初略计算就是等于三个小米加三个中兴。
以今年成功反转的小米来说,雷军在今年9月曾表示,10月中旬将提前完成1000亿元收入的目标,可以说,今年是小米大丰收的一年,但营收约是华为的1/6。
另外,说起中兴,今年行至年末,却被坏消息缠身。在营收方面,曾经与华为并驾齐驱的中兴,现在已越来越无力了。据悉,其2017年预计将实现营业收入为1094.32亿元,同比增长8.1%,与华为的差距自是不言而喻。
华为近年来一直呈高速发展,可以说,经历多年发展的华为已经成为国民心中颇为自傲的民族品牌,其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特别是手机业务。
华为业务分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以及消费者业务,今年早些时候把云业务单列出来,成为公司第四个一级公司。而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手机冠绝中国。据胡厚崑表示,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相比去年的1.39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份额突破20%。
这是中国为数不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厂商,那华为是如何实现增长的呢?总体看来,有以下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华为各手机品牌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华为智能手机分为华为及荣耀两个品牌,其中华为主打商务的Mate系列、主打时尚的P系列以及主打年轻用户的nova系列,三大系列之间的定位不同领域市场,手机特点更加鲜明。另外,此品牌还时刻紧跟市场趋势,推出迎合市场潮流的新机,如全面屏手机mate10。
而荣耀品牌则主打互联网,新品频繁发布,销量客观。相关数据显示,截止11月,荣耀共销售4968万台手机,销售额达到了716亿元,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份额第一的品牌。可见,华为更加关注不同细分市场,产品也覆盖高中低端全系列的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是因为华为扩展海外策略生效。有资料显示,华为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国家,华为的销售量均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特别是在芬兰、荷兰、比利时、波兰、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等欧洲主流市场,华为手机份额均已超过20%。
同时,荣耀在海外市场表现也较为不俗。据荣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10月,荣耀在芬兰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三;在美国及德国市场,荣耀畅玩6X也成为了最畅销的智能手机。据悉目前海外市场占荣耀总销售额的15%,在2020年,这一比例将会达到50%。
无论国内海外,华为手机在今年表现都不弱。而据最新消息,华为还将在下个月的CES展上宣布,Mate 10手机将登陆美国市场。可见,美国市场也将成为华为手机新的增长点。
华为胡厚崑还表示,未来华为智能手机将会在AI、AR等领域积极创新,形成行业引领地位,并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体验更好的产品,以此来保证华为手机进一步的增长。
国产手机价量齐升 破微利之局
以华为品牌为首的国产品牌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知道,自身与国际一线大厂的差距,而这差距主要体现在利润上。
此前关于一份智能手机利润的报告刺痛了不少人的眼。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业利润总额为121.1亿美元。其中,苹果占绝大部分利润为83.4%,三星其次为12.9%,而留给国产品牌的不足2.5%。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里,利润分布图这无疑像一把火烧完了所有憧憬。一直以来,国产手机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里,同段位的价格越战越低,利润也随之逐渐走低。但今年,这种现象无疑得到缓解,厂商开始朝着中高端质价比产品转变。厂商进击高端市场的意愿越来越强。
如华为发布了Mate 10系列,售价3899元至5399元,保时捷版售价更是升至8999元;一向以性价比高著称的小米也发布了售价近5000元的小米MIX2;金立年度商务旗舰机M2017定价高达6999元。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OPPO过去两年每年几乎都只推R系列一款旗舰机,这种聚焦的优势显著,然而在打爆了3000元左右价位段之后,OPPO却没有更高价位段的产品。他认为,想要在一线城市做好,OPPO需要在4000~5000元站稳脚跟。
可见,各大厂商目前产品都开始进军高端市场,而这些产品的售价,已经开始与苹果、三星旗舰产品售价接近,在利润率方面也有所提升。
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去年收入在全行业的占比为9%,利润占比攀升至5%。今年前三个季度,华为手机的利润占比分别是5%、8%和7%,销售收入占比分别是10%、15%和12%。
售价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厂商正在成为新技术的引领者与普及者,华为的AI芯片、OPPO的VOOC闪充和拍照,vivo的HiFi音质,前置双摄自拍,金立的安全芯片和长续航,这些实用技术或设计,无一不是引领了当前智能手机的功能性、设计潮流,同时也赢得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
国产进军高端市场的背后,技术升级仍是关键,今年手机虽普遍都有创新,但总体看来,创新力度并不大,我们期待明年的技术大跃进,只有更多颠覆式创新和技术迭代的出现,才能真正推动手机行业向前突破,智能手机体验再升一台阶,实现利润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