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iphone X面部识别功能大获成功 安卓阵营扑向3D摄像头

孙俐俐 2017-12-11 16:34
iPhoneX 面部识别 3D摄像头 阅读(6309)
导语目前安卓阵营从算法能力到应用层面均已在快速跟进,预计2018年即可看到用户体验成熟度较高的3D感测新型号手机发布,2018年智能手机将全面进入3D感测时代,手机光学供应链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随着iPhone X的Face ID新功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其移动终端市场也迎来多位玩家。
 
  “iPhone X的Face ID新功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对安卓智能手机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目前安卓阵营从算法能力到应用层面均已在快速跟进,预计2018年即可看到用户体验成熟度较高的3D感测新型号手机发布,2018年智能手机将全面进入3D感测时代,手机光学供应链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而这一快速跟进的言论从目前市场上的最新消息便可看出,但究竟什么时间可看到带有3D感测新型号的手机发布,市场给予的观点和言论均不相同,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针对明年这一时间点,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产手机确实快步入局。
 
  硬件先行 算法最快年内做好准备
 
  苹果A11的神经网络引擎是实现Face ID功能的关键。查阅资料发现,iPhone X所搭载的全新A11 Bionic神经引擎所采用多核设计,实时处理速度最高每秒可以达到6000亿次,A11 Bionic神经引擎主要是面向特定机器学习算法、Face ID、Animoji及其它一些功能设计的,是Face ID高效准确识别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3D感测需要即时处理大量数据,这时候便要求手机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当前安卓机配置的CPU和GPU均无法有效率的执行这一运算要求,而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则能够弥补这一不足,极大的提升手机对于影像、照片以及音频辛哈的辨识能力,几乎所有安卓手机CPU生产商均在加速对现行CPU的升级,并多以增加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方式,例如华为海思已经发布的麒麟970便是在其中集成了寒武纪的1ANPU这一协处理器来实现AI加速功能。
 
  在3D感测关键的AI加速芯片上,继苹果支持神经网络算法的A11之后,AI加速功能即将在下一代安卓旗舰手机中全面普及,除了已经发布的华为海思麒麟970中集成了寒武纪的1ANPU、高通骁龙845以外,传言三星Exynos的下一代都将在硬件层面支持AI加速功能。
 
  基于此,有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发布的新一代安卓手机平台将具备AI加速功能,为3D感测的应用铺平道路,这其中相当数量的旗舰机型有望配置3D感测组件。
 
  3D感测模组阵营抱团开发 商业化周期有望缩短
 
  2017年8月30日,高通宣布与奇景光电合作,加速高分辨率、低功耗主动式3D感测摄影系统的发展及商业化。
 
  双方的合作是结合了高通的Spectra技术和奇景在晶圆级光学、感测、驱动IC与模组整合等技术,共同提出了slim 3D感测整体解决方案。双方在联合公告中表示,相关产品量产将会在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有媒体消息称,高通、奇景还会和信利(732.HK)合作,由其负责3D感测模组的封装,国内手机厂商小米和OPPO最快能够在2018年上半年发布搭载这一3D摄像头模组的新机。
 
  除了高通外,AMS于11月7日在其官网发布一则消息,将与中国的舜宇光学(2382.HK)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面向中国手机整机厂商的3D感测解决方案,AMS是全球领先的模拟传感器厂商,在3D感测上游关键零部件领域拥有最完善的布局,包括WLO准直镜头、VSCEL以及IR COMS领域均有涉足,旗下Heptagon的WLO镜头还是苹果iphone X的供应商之一。
 
  而舜宇光学是安卓手机领域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巨头之一,两者强强联手将加速推动自主品牌安卓手机的3D感测商业化进程,此外,丘钛科技(1478.HK)以及摄像头模组大厂欧菲光(002456.SZ)也在积极开发3D感测相关技术和产品,预计未来将出现多家技术方案。
 
  除了上述厂商外,镜头厂商也在积极开发新规格产品,解决发射端的高温问题,业内人士均了解,3D感测模组发射端的VSCEL长时间开启会给发射端镜头带来高温问题,普通塑胶镜头无法承受,目前各镜头厂商均在积极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全球塑胶镜头大厂大立光认为有3种方案可以解决,分别是使用玻塑混合镜头、WOL镜头或者是全塑镜头+VCM马达。
 
  率先量产的iphone X采用了AMS的WLO镜头,而瑞声科技旗下Kaleido的WLG工艺亦有可能生产耐高温的玻璃镜头组,目前瑞声科技的WLG生产线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至2018年底每月将形成5m—10m的产能,未来自其关键客户的3D感测模组中应用也有望实现突破。
 
  总体而言,3D感测模组作为划时代的创新产品,一方面便设立了较高的进入门槛,通过上下游合作开发推进的方式,仅少数模组厂商能够第一时间接到订单,同时,模组厂拥有深度参与前期开发的机会,也将有望提升模组厂毛利率。
分享到
下一篇:驭光光电:衍射光学助阵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