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无线充电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早在2009年就已出现在Plam Pre上了,但随着Plam惨遭市场淘汰,其普及无线充电的使命也宣告结束。不过在那之后,无线充电技术开始在智能手机上陆续有应用,但是都没带起无线充电市场的热潮,有些用户甚至完全没使用过这项功能。
可以说,无线充电当了几年的鸡肋,消费者完全无感,用之无用,弃之也不可惜。而如今,苹果在今年发布会上,发布的三款手机都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于是,业界又沸腾了,认为无线充电这次在苹果iPhone X的推动下,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此前,三星S系列机型上,无线充电技术早有应用,那么,现在在苹果及三星两大手机巨头带动下,无线充电真的会发展起来吗?此前困扰它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苹果重燃无线充电热 是刚需还是泡沫?
苹果一直致力于在手机上实现无孔化设计,自今年2月苹果加入WPC联盟开始,业界就已经猜测苹果将在无线充电领域大有动作,果不其然,在今年三款新机上就全部配备了无线充电功能,可以说,这是苹果的一次重要的尝试,也是推动产业链纷纷试水的契机。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电磁感应、磁共振以及射频充电。虽然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优势明显,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电磁感应充电技术才是目前认知度最高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此次新机苹果采用就是该方案。
电磁感应充电技术是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进而对附近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电流,此方案适合端距离充电,转换效率较高,但是也可明显的看到,电磁感应对距离有要求严格,另外还需要特定的摆放位置才能够精准的充电。
易冲无线集团公司合伙人/商业拓展总监贺大玮博士在媒体见面会上直言,“我们认为如果需要对准才能无线充电这个体验不够好,只要偏离15%就无法充电。因此我们开创了多线圈自由摆放的形式。”
易冲无线集团公司合伙人/商业拓展总监贺大玮博士
易冲无线是一家聚焦在无线充电芯片设计与方案的公司,在8月还与ConvenientPower达成战略联盟,共同成立易冲无线集团(CPS),目的在于为无线充电提供从芯片到方案再到产品的全面支持。
目前CPS推出了四款芯片,3个接收端方案,7个发射端方案,包括EC3016、EC4016接收端芯片、CPS-200S通用型无线充电发射端模组,CPS-510X自由位置发射端模组等。
另外,深圳华淇精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振华在接受手机报在线采访时表示,华淇推出的HQ-F(四线圈)及HQ-O(16线圈)系列的基于易冲方案的无线充电新品都突破了位置摆放限制,自由灵活放置,都可实现高效均匀的全平面充电,其中,HQ-O还同时支持Android和iOS两种操作系统,可实现多设备同时充电。
深圳华淇精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振华
目前市面上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并不多,主要是苹果和三星,但在他们的带动下,国产手机业相继会推出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据曾振华透露,就年初华淇的调研结果来看,小米、魅族、金立、努比亚、vivo、华为荣耀等厂商今年已经完成无线充电功能的预演,预计明年就会推出搭载无线充电技术的新机,但会从高端旗舰机开始应用,然后逐步向中低端渗透普及。
对于搭载无线充电技术对新机价格的影响,曾振华表示,就易冲无线的方案来说,芯片外加天线,价格上浮不到两美金,是终端可以接受的价格。
曾振华预计明年上半年,会有20%的国产手机会搭载无线充电技术,而目前国内在接收端方面主流的只有IDT、易冲等为数不多的公司,因此,未来易冲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易冲的支持下,华淇今年出货量将不低于150万台,而且主要是美国市场。
就充电市场来说,目前国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更火热,接受度更高。按曾振华表述来看,美国和日本市场将会是无线充电最先热起来的国家,一是因为支持无线充电的苹果、三星在两地的市场占比较高;另外就是日本老龄化社会到来,有线充电接口过小,年龄大的用户连接不准,较为不便,就这方面来说,无线充电可能成为刚需。
据WPC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无线充电设备在今年已经达到3.25亿,2020年将达到10亿。并且根据IHS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无线充电的市场规模就将突破100亿美元,市场巨大。
从无线充电未来的应用来说,确实有无限可能,类似于wifi,无处不在,即来即充。另外,手机已成为消费者生活必需品,而在手机电池还没重大革新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将是取代充电宝的最佳方案,很大程度上有望成为刚需,但前提是无线充电要足够好。
无线充电难题未解 厂商任重道远
曾振华预测三年之后,90%的手机会配备无线充电功能,前景广阔。但目前现状的是,几大难题仍未解。
首先,无线充电仍需要以充电板为载体,充电距离有限制,对于重度手机控来说,充电的过程中不能使用设备,将难以忍受。
再者,在同等时间下,无线充电效率并不如有线充电器快,充电效率可能在30%至80%之间。也就是说,即使在理想状态下,也会有20%的电能会被浪费掉。
另外,不管是作为商务人士还是家庭,都不止一部手机,需要为每台设备准备一个充电板,要么就需要一个大的充电板以便同时为所有的设备充电。但目前无线充电板的价格并不比有线充电器便宜,购买很多充电底座,成本过高。
除上述限制因素之外,还有携带不便和充电标准之争等问题,都需要厂商去解决,任重而道远。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也看到像易冲、华淇等厂商所做的努力,只为离用户所期待的无线充电场景更近一步,只有在厂商们共同努力下解决这些难题,未来的无线充电才有可能像wifi一样普及开来,并逐渐扩展到汽车及其他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