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手机报

手机淘汰赛加速 后互联网手机时代厂商该何去何从?

DIGITIMES 2016-08-05 17:13
互联网手机 阅读(2859)
导语互联网手机的最大弊端在于不重视甚至忽略修炼内功,包括供应链管理、专利储备、渠道建设、品牌塑造等,这些环节恰恰需要高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这些才能真正决定手机厂商最终能走多远。不过,对于一向追求效率为先的互联网手机而言,自然把修炼内功视为脏活累活,完全漠视不太现实,马虎应对成为常态。
   手机行业的生存战役从未停歇过,近两三年来显得尤为激烈,陆续有新厂商进入,同时也有新旧厂商退场。手机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曾经的辉煌不代表现在的失落,现在的崛起也不代表未来的存续。

  那么问题来了,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手机厂商的道路到底在何方?又如何寻求自身稳定的增长空间呢?

  线下和高端市场成手机行业必争之地

  互联网手机后期,手机行业已上升到全方位一体化的竞争态势,产品、渠道、品牌缺一不可。纵观上半年,小米陷入低谷、荣耀表现疲软(无一爆品),根本原因是其仍以互联网手机惯性缓慢前行,而不是夯实整体竞争力后快速前进,产品、渠道、品牌三个核心环节中,渠道成为左右其今后出货量规模和市场地位的重中之重,必须迅速补齐线下渠道匮乏的短板。

  换言之,线下渠道建设成为过去主打互联网手机的厂商必争之地,用“生死之战”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只能赢不能输,即便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和时间积累零售经验。要知道,互联网手机如日中天时,销量占比不过2—3成,如今线上获客成本增加且增速放缓,体量庞大且增长强劲的线下市场自然成为香饽饽。

  这意味着,原本立足线下的手机厂商优势开始凸显,遍布全国的毛细血管般零售体系成为其重要支撑,为用户提供体验、咨询、销售、售后等一条龙服务,最大化增加与用户接触时间,有利于品牌口碑扩散,发展潜力胜过刚涉足线下的小米、荣耀。

  纵观国产手机市场,除了众人熟知的OPPO、vivo深谙线下零售之道,深耕线下14年之久的金立与代理商、消费者打交道也颇有心得,线下零售成绩斐然。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深有感触:“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行业。15年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他认为,手机厂商要生存下来必须做好差异化,抓住细分用户人群。今年以来,金立已连续6个月位列线下国内品牌前四,实力不可小觑。

  除了持续向线下导入更多资源,中高端市场成为手机行业的又一突破点,这与消费升级大潮来临相呼应。长期以来,千元机是出货量最大的市场,性价比成为主旋律,各大厂商杀红眼,价格战此起彼伏。不过,在手机厂商杀敌1000自损800后,不得不面对利润率低和品牌溢价缺失的尴尬。

  无论是看中中高端市场的巨大空间还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手机价格上扬势在必行,利润丰厚的中高端市场天然具有吸引力。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诺曾预测,2016年3000元以上机型市场预计将达到17.5%,比2015年高出0.8%。目前来看,商务精英是手机高端市场较为清晰的受众,他们通常对价格不敏感,预示着性价比策略基本失效,反而重视品牌匹配度、品质感和信息安全。

  事实上,在各大品牌纷纷标榜商务属性和品质感之际,高端机型想要做出差异化并非易事。安全是一个可行的差异化方向,前提是手机厂商真正拿出魄力,推出与众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否则不痛不痒的创新还是难以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怪圈。

  所以,深度布局线下且发力中高端市场的手机厂商,将在后续排位战中表现抢眼,强势跻身或持续巩固第一阵营领先优势。

  互联网手机时代正式终结

  受益于当时电商、微博/微信的兴起,坚持走低成本运营路线的互联网手机发展得顺风顺水,成为智能手机发展初期的主流打法,创新的商业模式对依赖运营商的“中华酷联”产生不小的冲击。不过,缺点往往是优点的过度延伸,过度神化互联网的力量成为手机厂商前进的障碍,越往后发展劣势越明显。

  互联网手机的最大弊端在于不重视甚至忽略修炼内功,包括供应链管理、专利储备、渠道建设、品牌塑造等,这些环节恰恰需要高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这些才能真正决定手机厂商最终能走多远。不过,对于一向追求效率为先的互联网手机而言,自然把修炼内功视为脏活累活,完全漠视不太现实,马虎应对成为常态。

  以小米为例,预约抢购的销售模式备受诟病,背上饥饿营销的骂名,与供应链管理不善密切相关,而且为突出性价比优势想方设法压榨核心元器件供应商,不少供应商对与小米合作既爱又恨,含着泪数钱的联发科便是典型代表。而本月初雷军也亲口承认小米已经开始处于谷底。

  中国手机市场洗牌正逐步走向白热化,大批创业型互联网公司虽仍然奢望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但是预计绝大部分中国手机企业都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因此手机厂商必须要有稳定的利润来源,才会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新品研发、广告投放、渠道建设,才能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分享到
下一篇:上半年摄像头产业盘点(三) 欧菲光增长迅猛 大立光仍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