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多次致歉推迟量产,解密闪极A1眼镜背后供应商

2025-04-17 19:33
阅读(2426)
导语闪极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波表示,从AI智能眼镜的设备形态出发,其感知交互方式覆盖视频、图像、语音,接近于人类的自然无感交互,可以成为AI和人类及现实世界全天候、全时段交互的入口。
 2024年底,闪极科技以999元起的售价,再次打响了AI眼镜市场热潮。

 

闪极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波表示,从AI智能眼镜的设备形态出发,其感知交互方式覆盖视频、图像、语音,接近于人类的自然无感交互,可以成为AI和人类及现实世界全天候、全时段交互的入口。

 

 

但据其公开的信息显示,闪极科技从2024年05月30日闪极智能拍摄眼镜A1(技术预览版)发布并接受预订,却在2024年11月和12月多次发布延迟上市公告。

 

然而有收到测试机的用户表示,闪极的产品还十分粗糙,取名为闪极AI拍拍镜,主要拍摄体验的产品,甚连基本的对焦驱动软件都还没有进行对齐校正,很难拍出正常的相片和视频出来。

 

更别说闪极还自己公告发生了不了解紫光展锐W517平台功能的乌龙,在同行看来,闪极好像完会没有对这款AI眼镜进行了任何的场景对齐调试,只是干了个组装刷机活。

 

 

潮电智库通过AI眼镜产业链获悉闪极A1眼镜ODM代工厂来自江西瑞声,搭载紫光展锐W517平台和杭州国芯的低功耗语音芯片,硅麦克风和扬声器分别来自歌尔微电子和瑞声科技,存储芯片/触摸芯片/六轴传感器供应商分别来自佰维存储,海栎创,TDK,光学摄像头供应商为光阵光电+联合影像,CMOS则是采用的索尼半导体。

 

在过去十多年中,智能眼镜产品的演进尽管得到了谷歌、微软、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的推动,但由于技术发展速度和市场接纳程度未达预期,这些企业未能有效摊销供应链研发与制造成本。由此,致力于智能眼镜产品开发的企业面临盈利难题,最终不得不将技术和产能整体转让。

 

但AI眼镜已成为2025年穿戴消费电子热度最高的产品,在3月26日,潮电智库举办的AI眼镜产业趋势峰会千人报名即可体现,基于此,潮电智库发出AI眼镜产业召集令,召集业界参与潮电智库会员,在接下来时间里将通过一系列的线上传播和线下活动的立体方式,协助AI眼镜赛道的上下游的企业快速找到自己目标客户。

分享到
下一篇:AI眼镜产业阵痛,“万隆会议”解惑